10—11月為手足口病的發(fā)病小高峰,很多家長都較為關心如何防范這種疾病,孩子得病之后該如何治療和護理。今天我們就手足口病大家普遍關心的5個問題,作出解答。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以手、足和口腔部位出現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征的急性傳染病。它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其中最常見的是柯薩奇病毒A16、柯薩奇病毒A6、柯薩奇病毒A10、和腸道病毒A組71型(EV-A71)。
這是一種在全球范圍內都常見的兒童傳染病,尤其常見于5歲以下的嬰幼兒。這是因為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尚未發(fā)育完善,且衛(wèi)生意識較弱,容易在集體環(huán)境中如幼兒園、學校中造成傳播,形成暴發(fā)。
◎手足口病的主要癥狀
手足口病的潛伏期為2—10天,平均3—5天。發(fā)病初期,孩子可能表現為類似感冒的癥狀,比如發(fā)燒、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乏力等。隨后會在口腔內部(如舌頭、牙齦、上顎)、手心、腳底、臀部出現典型的癥狀:
1、口腔里的水皰破掉后會變成潰瘍,非常疼痛,從而孩子拒絕進食,喝水;
2、在手心、腳底會出現紅色斑丘疹或透明的小水皰,通常不痛不癢,或者僅有輕微癢感,一大特點是“四不像”,即不像蚊蟲咬、不像藥物疹、不像口唇牙齦皰疹、不像水痘;
3、需要特別警惕的是,極少數情況下,該病毒可能會侵犯神經系統,引起腦膜炎、肺水腫等嚴重并發(fā)癥。如發(fā)現情況嚴重,請立即就醫(yī)。
同時,極少數病例還會有“非典型”手足口病癥狀,表現為皮損范圍更加廣泛與嚴重,發(fā)熱時間延長,恢復期可能出現脫甲、指甲斷裂等情況。
◎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
消化道傳播(糞-口途徑):健康兒童接觸了被患兒糞便污染的物品(如玩具、毛巾、門把手等)、食物或手衛(wèi)生未做好,可經口進入人體,導致健康兒童患病;
呼吸道傳播(飛沫傳播):患兒在咳嗽、打噴嚏時,攜帶病毒的飛沫被其他健康的兒童吸入,導致其患病;
接觸傳播:直接接觸患兒皰疹液、唾液等,或者接觸被其污染的物品,都可能被感染。
◎手足口病的治療與家庭護理
手足口病屬于自限性疾病,目前手足口病并無特效抗病毒藥物,大多數孩子靠自身免疫力在7-10天內可以自愈。因此治療的核心是對癥支持,緩解不適,預防并發(fā)癥。家庭護理包括監(jiān)測體溫,保持充足水分與清淡飲食,多休息,注意口腔清潔等。
◎手足口病的預防
手足口病的預防策略包括加強個人衛(wèi)生管理與做好疫苗免疫。勤洗手,教育孩子養(yǎng)成飯前便后、外出回家后徹底洗手的好習慣。不讓孩子喝生水,吃生冷或不干凈的食物。家中經常開窗通風,孩子的玩具要定期清洗消毒,衣被要勤曬。通過接種EV-A71疫苗,可降低EV-A71感染引起的重癥風險。
總而言之,面對手足口病這一兒童常見病,我們并非束手無策。勤洗手、講衛(wèi)生、多通風、勤鍛煉等是重要的管理方法,每一次用心的防護,都是在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添磚加瓦,將這些簡單的科學方法轉化為習慣,為孩子們打造一個遠離病毒威脅的快樂童年,讓他們能夠自由、健康地探索這個精彩的世界。 (河北衛(wèi)生健康) 胡程利 整理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