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牙齒出現嚴重病變或結構損傷時,可能面臨拔除或者保留的選擇。那么,到底什么樣的牙齒需要拔除呢?口腔科醫生提醒,并非所有牙齒松動都需要拔牙,以下五類情況建議拔除。
第一類,智齒,隱患重重的“問題鄰居”。
智齒作為人類進化過程中逐漸退化的第三磨牙,常因頜骨空間不足導致萌出異常。臨床上常見的阻生智齒可分為垂直阻生、水平阻生、近中阻生等多種類型。當智齒萌出位置正常且咬合功能良好時,通常可以保留。但對于阻生智齒,尤其是部分萌出或完全埋伏的情況,容易引發一系列口腔健康問題,如冠周炎反復發作、鄰牙損害、囊腫或腫瘤等風險,建議盡早拔除。
第二類,嚴重的齲齒,無法修復的“蛀空危房”。
當齲壞嚴重侵蝕牙髓且無法通過根管治療修復時,保留患牙反而可能成為慢性感染源,還可能危害牙周組織、影響鄰牙健康。及時拔除能徹底清除感染,并為后續的種植牙或鑲牙創造好的條件。
第三類,牙周病晚期,根基盡失的“搖搖欲墜”。
晚期牙周病導致牙槽骨嚴重吸收,牙齒就像失去地基的房屋,極度松動、牙齦萎縮、牙根暴露,強行保留會加速牙槽骨流失。
第四類,擾亂秩序的多生牙。
在正常的28~32顆牙齒之外多長出的牙齒,稱多生牙。它們如同“違章建筑”,會擠占空間,導致正常牙齒移位、排列不齊、咬合紊亂,甚至影響頜骨發育,通常需要及時拔除。
第五類,乳牙滯留,阻礙換牙的“賴崗乳牙”。
本該功成身退的乳牙,因為缺乏足夠的咀嚼鍛煉,遲遲不肯讓位,導致新上任的恒牙不得不“另起爐灶”,出現“雙排牙”現象,既影響美觀,又影響進食,需要拔除。
拔牙后不必擔心,現代口腔修復技術提供了多種方案:有種植牙,被譽為“人類的第三副牙齒”,舒適穩固,不損傷鄰牙,是長期缺牙修復的優選;有烤瓷/全瓷固定橋,快速恢復美觀和咀嚼,但需犧牲部分健康牙體;還有活動義齒,可自行摘戴清洗的修復方式,經濟實惠,適用范圍廣,但初戴可能有異物感,咀嚼效率相對較低。此外,還有意向性再植牙,將拔除的健康智齒移植到其他缺牙位置,技術難度高,需由專業醫生評估。
預防勝于治療,大家要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建議每半年至一年檢查一次,能早期發現牙齒問題,絕大多數需要拔牙的情況如早期齲齒、牙周炎等,都可以通過治療避免。是否需要拔牙、選擇何種修復方式,需由專業口腔醫生進行全面的口腔檢查和評估,再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來實施。
(曹曉燕)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