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子蟹里面都是寄生蟲,不能吃!”
有網友打開梭子蟹后,發現內部有很多不明生物在蠕動,認為梭子蟹里有很多寄生蟲,不能吃。
流言分析
這是一種常見誤區。
梭子蟹鰓部會蠕動的不明生物是梭蟹板茗荷,屬于藤壺的近親,沒有什么食用價值,不會產生或累積毒素,也不會在人體內寄生,連同梭子蟹一起做熟后,不影響梭子蟹的食用。
另外,也不是所有的梭子蟹都會被梭蟹板茗荷寄生,所以不用擔心。
吃梭子蟹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做熟。
伴隨著開漁季的到來,碩大肥美的梭子蟹紛紛“游”上了餐桌。對梭子蟹還不太熟悉的人,可能面臨著這樣的問題:網上關于“梭子蟹里面都是寄生蟲”的說法是真的嗎?梭子蟹出現的不明物體是啥?
網友說的寄生蟲是什么?
梭子蟹是雜食動物,大多分布在淺海。我國常見的梭子蟹有三疣梭子蟹、紅星梭子蟹、遠海梭子蟹、青蟹等種類。
不少網友都發過在梭子蟹體內發現“寄生蟲”的圖,打開梭子蟹的鰓,只見很多密密麻麻的粉色不明生物在蠕動,它們只有幾毫米長,讓人頓時產生密集恐懼,感覺全身不適,擔心這蟹是不是不能吃了。
其實,這是寄生在梭子蟹的附肢和鰓部的一種名叫梭蟹板茗荷的動物,是藤壺的近親,但沒有食用價值。它們在幼蟲階段隨著梭子蟹呼吸的水流進入體內,在鰓部附著生長,但并不會吸收梭子蟹的營養。梭蟹板茗荷不會產生或積累毒素,更不會在人體內寄生,做熟之后更不用擔心了。而且,也不是所有的梭子蟹都會被梭蟹板茗荷寄生,即使遇到被寄生的梭子蟹也不用擔心。
雖然梭蟹板茗荷不用擔心,但梭子蟹里可能有其他寄生蟲,因此吃梭子蟹時一定要確保做熟。生吃梭子蟹很可能會造成副溶血性弧菌、沙門氏菌等致病菌感染,甚至會導致異尖線蟲等寄生蟲進入體內。
梭子蟹里的其他“不明物”
另外,也有人買到過腹部有一團露在外面“蟹黃”的梭子蟹,這種實際上是“抱籽蟹”。漁民捕到這種蟹會放生,增加小梭子蟹繁育的機會,現在更屬于禁捕的范疇,但難免會出現“漏網之蟹”。因為抱籽蟹即將產卵,蟹肉變得很少,露在外面的“黃”也并不好吃。
蒸梭子蟹的時候,有時一開鍋,會發現蟹身上蓋著一坨坨白色泡沫狀物體,這是在高溫加熱過程中,蟹體內組織液滲出凝固導致的,并不代表梭子蟹變質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可以讓蟹肚子朝上躺在蒸屜里,這樣滲出的液體就會容納在蟹殼中了。
照“謠”鏡
這類謠言的共同特征顯著:第一,用語絕對化,常使用“全部”“絕對”等詞制造恐慌,而非客觀陳述;第二,訴諸情感,利用人們對健康的擔憂進行恐嚇式傳播;第三,證據模糊,常缺乏具體、可查證的權威信源;第四,解決方案簡單或缺失,只渲染危害卻不提供(如“充分加熱”這種)科學有效的防范措施。
識別了這些特點,有助于我們理性判斷,不信謠、不傳謠。
(來源:科學辟謠)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