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花園區城鎮街道鳳凰街社區,提起黨支部書記李靈,居民們無不豎起大拇指:“她是真正把我們放在心上的貼心人。”作為一名扎根基層十余年的共產黨員,李靈始終堅持以學促行、知行合一。自2013年入黨以來,她便養成了每日精讀《人民日報》《河北日報》《張家口日報》的習慣,在繁忙工作之余堅持中午看、晚上學,邊讀邊記、邊思邊悟。她說:“黨報是黨的‘喉舌’,更是基層治理的‘指南針’。”
正是這份對黨報的執著熱愛,讓她不斷從理論中汲取智慧,在實踐中創新方法。近年來,她結合轄區京津冀流動人口多、高層次人才聚集的特點,提出“高端人才助力區域發展”的治理新思路,推動形成雙向服務新格局。

一方面,李靈聚焦外來居民實際需求,打造“衣心衣藝”縫紉社、“醫心為您”醫療站等六大便民服務平臺,組建6支志愿服務隊、吸納107名志愿者,累計提供家政、醫療、修補等20余項服務,辦結群眾訴求130余件,惠及京津冀居民超1300人次。另一方面,積極挖掘駐區高校教師、國企專家、文化工作者等“能人資源”,選聘12名各界精英擔任“社區觀察員”,讓高端人才反哺社區建設,實現“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

李靈牽頭整合轄區3家駐街單位、37家民營企業、2家物業公司和42名在職黨員,構建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的“大黨委”治理體系。扎實開展“走基層、聽民意”行動,聯合公安、環保等部門走訪群眾2000余戶,面對面傾聽民聲、點對點解決問題。她創新建立由小區黨組織、物業、居民代表三方參與的“雙周黨建聯席會議”機制,推動解決暖氣不熱、路燈不亮、排水不暢等民生難題百余件,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
在她的帶領下,社區成立52人的“高端人才能人先鋒隊”,攻堅克難破解小區物業更換、充電樁安裝、停車位規劃、排污改造等50多項“關鍵小事”。辦起老年“幸福食堂”,解決空巢老人“吃飯難”;開設青少年“四點半課堂”,緩解雙職工家庭“看護愁”。同時,免費開展美容美發、家政護理等職業技能培訓,已發放專業資格證書82本,幫助60余名待業居民實現穩定就業。
2021年至2023年,李靈連續榮獲“全區優秀共產黨員”“花園先鋒”等榮譽稱號;2024年,被河北省委組織部授予全省“千名好支書”稱號——這是對她多年辛勤付出的最高褒獎。“社區工作的經驗,很多都是從黨報中學來的。”李靈深情地說。從手寫投稿到傳真傳送,再到電子郵件,她的投稿方式在變,但那份學習黨報、運用黨報的熱情始終未改。“我愿用一生的激情樹立人生坐標,在文字崗位上創造更多成績。”(王利軍 尹輝)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