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獻血方式有許多差異:
●捐獻成分
捐獻全血是指一次性采集血液中的全部成分,即“原漿”血液,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和血漿等。
捐獻血小板屬于“成分獻血”,是借助血液分離機僅采集血液中的血小板,其他成分(如紅細胞、血漿等)則回輸到獻血者體內。
●采集流程與時間
獻全血過程較為簡單,靜脈穿刺成功后血液直接流入采血袋,通常只需5~10分鐘。
捐獻血小板也需要靜脈穿刺,然后連接到專業的血液分離設備,自動進行血小板分離和采集,通常采集1個治療量血小板約需40分鐘。獻血者在此期間可以放松休息。
●恢復與捐獻間隔
血小板在人體內更新速度快,通常7天左右即可恢復至獻血前水平。因此,血小板捐獻間隔僅為14天,遠遠短于全血捐獻間隔。
也正因如此,許多長期獻血者在捐獻全血后,也會主動加入血小板捐獻隊伍,更多地奉獻愛心。
——兩種獻血方式也存在很多共性的特點:
1、安全性與健康保障
兩種獻血方式均非常安全。血小板捐獻全程使用一次性無菌密閉器材,杜絕任何感染風險。
捐獻前,血站人員會對獻血者進行血小板計數評估,確保其符合捐獻標準,并保障捐獻后血小板值仍處于正常范圍內。
2、捐獻條件
無論是捐獻全血還是血小板,都需滿足以下基本條件:
健康征詢和初步體檢合格;年齡一般在18—55周歲;體重:男性≥50公斤,女性≥45公斤;血壓、脈搏等生理指標處于正常范圍;獻血前血液檢測項目(如血型、血紅蛋白、轉氨酶等)結果符合標準。
溫馨提示:獻全血簡單快捷,獻血小板用時稍長但恢復快可多次捐獻。無論捐獻的是全血還是血小板,都是臨床救治患者時不可或缺的生命助力。您的每一次勇敢伸手,都在為他人點燃生命的希望。(胡程利 付鴻波)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