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交平臺上多位家長揪心分享:孩子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后出現中重度癥狀,部分孩子病情進展迅速,甚至因重癥住進ICU。這一情況讓不少家長倍感焦慮,也引發了對該病毒的廣泛關注。
那么,常讓孩子“中招”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究竟是什么“來頭”?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又該采取哪些科學有效的措施防范?針對這些大家最關心的問題,重慶市疾控中心傳防所來為大家進行健康提示與科普解讀,為孩子的呼吸道健康保駕護航。
鼻塞、咳嗽、發燒,這些看似普通的感冒癥狀,可能隱藏著一種專門威脅嬰幼兒的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種常見呼吸道病毒,其病毒顆粒呈球形或絲狀,包膜上嵌有的黏附蛋白G和融合蛋白F能幫助其感染人體呼吸道。它最早于1956年被發現,因其在細胞培養中會導致相鄰細胞融合形成“合胞體”的結構而得名。
◎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外界環境中存活多久?
呼吸道合胞病毒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不強,對高溫和消毒劑比較敏感:
55℃加熱30分鐘就可以被滅活。
在硬質物體表面(如桌子、玩具等)可存活數小時,但在紙巾等柔軟物體上存活時間較短。
酒精或含氯消毒劑可有效殺滅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如何傳播?
呼吸道合胞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與密切接觸傳播:
當咳嗽或打噴嚏時,病毒會通過飛沫播散到空氣中被吸入。
病毒也可能附著在物體表面(如玩具、門把手和衣物等),如果嬰幼兒手部接觸了這些物體,再觸摸口鼻或眼睛,就有可能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為什么欺負嬰幼兒?產生什么威脅?
嬰幼兒人群一直以來是RSV感染的“重災區”,這是由于嬰幼兒的氣道尚處于發育期,十分容易被堵塞,所以RSV常常欺負小寶寶。
RSV感染后最先損傷的是上呼吸道,會出現鼻塞、流涕、咳嗽、聲音嘶啞等癥狀,部分患兒會進一步發展為下呼吸道感染,可造成嬰幼兒毛細支氣管炎、嬰幼兒肺炎而入院治療。
◎預防RSV感染的措施有哪些?
1、母乳喂養:母乳可以增強嬰幼兒的免疫力,建議母乳喂養至少6個月;
2、減少煙霧暴露:避免嬰幼兒接觸香煙或其他煙霧,保護呼吸道健康;
3、環境通風與消毒: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對常接觸的物品(如玩具、桌椅等)用0.1%的次氯酸鈉溶液或70%~90%的酒精進行消毒;
4、勤洗手:注意嬰幼兒的手部衛生和消毒措施,同時家長應養成良好的咳嗽衛生習慣;
5、避免人群聚集:RSV高發季節盡量少去人多、擁擠、空氣流通不暢的地方。
(來自:疫苗中國) 胡程利 整理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