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身體和心理高速發展的階段,也是出現抑郁癥的高發階段。隨著學業、社交以及情感方面壓力的不斷增加,青少年抑郁癥的患病率亦逐年攀升。研究表明,青少年抑郁癥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愈,也不會因為轉換環境或簡單的勸導就有所改變,需要得到及時的識別、系統的干預及治療。
抑郁情緒與抑郁癥僅一字之差,但內涵卻大不相同。
抑郁情緒通常是暫時的,可能持續幾天或在特定情境下發生,強度較輕,是一種一過性的、強度不大的正常情緒反應,不會嚴重干擾個人的日常功能,可能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的某一階段都會遇到。而抑郁癥的癥狀持續時間至少兩周,通常更長,且癥狀嚴重到足以干擾日常生活的正常功能。
抑郁情緒常常可以追溯到特定的事件或情況,比如失業、親人去世等。而抑郁癥雖然也可以由特定事件觸發,但也可能無明顯原因。
抑郁情緒可能導致短期的情感波動,但一般不會嚴重影響到個體的社交、工作或學業功能,這種情緒反應通過一段時間的自我調節,很快就能調整過去。而抑郁癥會顯著干擾到日常生活,使個體難以正常工作、學習或與他人交往。抑郁癥除了情感上的癥狀外,還可能伴隨有食欲改變、疲勞等生理癥狀。
對于出現抑郁征兆的青少年可以通過哪些方式獲得幫助呢?
1、傾訴:通過與朋友、老師或家人溝通等方式處理自己不好的情緒。
2、自我調節:可以通過大哭一場、運動、畫畫、聽音樂等方式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
3、接納自我:青少年要對個人能力合理預期,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及時調整心態。
4、撥打專業的心理援助熱線電話,或找心理咨詢師溝通。
對于家長,該如何關心、關注青春期的孩子呢?
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互相信任、親密的親子關系特別重要。父母不應用權威去壓制孩子,應學會一定的溝通技巧,用心去傾聽孩子的講述,尊重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并且和孩子共同解決問題。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要吵鬧,互相尊重,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此外,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多角度思考問題,學會自我調節,對于孩子的努力多給予肯定,給孩子創造豐富多彩的活動,避免生活單一。鼓勵其多參加藝術、體育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激發孩子的興趣。當孩子的注意力分散在各個事物上時,就很少會出現抑郁。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與小朋友一起玩耍,避免孩子一個人待在家里只專注于學習。
如果經過上述努力仍不能緩解抑郁情緒,則需要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尋求醫生的幫助。目前,在臨床上治療青少年抑郁常采用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心理治療、家庭系統治療等,往往可以獲得比較理想的效果,能夠幫助孩子們恢復社會功能,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王利軍 李海帆)
醫生介紹:
冀海琦 張家口市沙嶺子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科醫師。曾到北京回龍觀醫院進修兒童青少年心理醫學。擅長兒童青少年情緒障礙、兒童發育障礙、抑郁、焦慮、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癥的識別和診治。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