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王培強:宣化供水公司用戶維護處職工
一天一夜的秋雨過后,宣化降溫明顯。10月17日早晨8點10分,宣化供水公司用戶維護處職工王培強已經拿上維修通知單,奔向維修地點。
“王師傅,再有幾天就退休了,還這么忙呢?”“站好最后一班崗,咱不搞特殊?!?/p>

面對同事的問候與打趣,王培強笑嘻嘻地拎起工具包就向外走,他對記者說:“這么多年習慣了這樣的工作節奏,突然退下來,我都有點不適應了?!?/p>
十多分鐘,王培強就開著他的紅色寶駿出現在法新苑小區?!把?,‘小紅車’師傅來了。今天是啥情況啊?”門衛關切地詢問,王培強笑著說:“是換水表,不是跑水,放心?!?/p>
原來,采訪前一天,還在鋼鑫小區換表的王培強突然接到單位電話,稱法新苑小區有居民說家里跑水嚴重。他趕過去一看,是供暖閥門的問題。即便如此,他還是第一時間為用戶簡單處理了跑水的地方,還和鄰居一起排水?!袄咸粋€人住,沒處理過這樣的事,能幫一點是一點?!?/p>
沒說幾句,就到了業主所在樓層。王培強帶好頭燈,麻利地打開工具包,取出扳手、卡扣、生料帶……從拆舊水表到更換新水表,王培強用了5分鐘,他說這些年就干這個活,常規操作。隨后,他又告訴業主要拿上舊卡進行業務變更。
“水表是免費更換的,咱們還需要把舊表里的用水數據導進新表里,然后給您一個用戶編號,以后就可以網上交費了。我下午兩點就在九天廟街的營業廳等您,別著急?!?/p>
王培強說自己每天的工作內容不是在維修就是在處理突發情況,自己在供水公司用戶維護處干了22年,與水表、管道結下了不解之緣,“水表雖小,卻連著千家萬戶。”
22年來,王培強練成了“活地圖”,足跡遍布宣化的大街小巷。三伏天,他穿著被汗水浸透的工裝,在悶熱的樓道里彎腰焊接管道,臉上的汗珠滴在地面上暈開小水痕;數九天,他跪在結冰的地面上調試水表,手指凍得通紅卻始終保持著精準的操作。
王培強說,沒時沒點是家常便飯,帶水作業也習以為常。能解決用戶的燃眉之急,是他最大的成就感。“你看我的手機,每天派10多個活,一個月下來能加100多個微信用戶,別管問題大小,一個笑臉、一句感謝,我都挺滿足的。”
在水表安裝崗位上,他把嚴謹細致刻進了每一個工作環節。經他手安裝調試的水表超過兩萬塊,零差錯、零事故、零投訴的記錄堪稱“奇跡”。
“‘奇跡’,可沒有那么神,我只是做了分內的事??赡苁?5年的部隊生活鍛煉了我的意志和責任感。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把業務拿起來,是不愧對當年的‘橄欖綠’,更是不虛度如今的‘供水藍’?!蓖跖鄰娭t虛地說。
說到這個月底退休的事兒,王培強不以為然,依舊忙碌在服務一線,主動承擔起轄區內最復雜的老舊小區水表改造任務,這也是他對“敬業”二字的最好注腳。
中午出了太陽,王培強結束一上午的工作,下午的工作內容已經發到了他手機里。他開著小紅車穿過街巷,細數著他與同事們經歷的“供水往事”。
他說時代在向前,供水工作也向著數字化、信息化、自動化發展。自己帶了好幾撥年輕人,能把經驗技術傳給他們,讓新一代扛起業務,才是最重要的事。
從軍營到水網,從青春到白頭,從優秀士兵到業務標兵,王培強用年華和熱情來堅守,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答卷,也詮釋了一名退伍軍人、一名供水人對老百姓最真摯的關懷?! 。ǘ藕赍\ 李文菊)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