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雁于征,草木黃落,
四季流轉,又到寒露。
自此,露由白到寒,秋由淺入深。
寒露是寒意更盛的露水,快要凝結為霜。南方+ 區潔瑩
寒露有三候:
一候鴻雁來賓;
二候雀入大水為蛤;
三候菊有黃華。
日落時分的廣東中山南朗鎮崖口村,白鷺立灘涂,晚霞染天際,自然繪就絕美共生畫 。南方+拍客 梁嘉俊 攝
寒露是天氣變化的“官方公告”。
此時氣溫走低、降水銳減,
即便是嶺南也泛起了秋涼。
廣東清遠連山美麗鄉村永和鎮石坪村鮮花盛開。南方+拍客 羅敏 攝
這是賞秋的黃金時節,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此時,廣州帽峰山正值顏值巔峰。
紅楓漸入佳境,把秋日渲染得熱烈。
近10000㎡的紅楓園、2500余株雞爪槭,
“楓”景正好。
與蓮花峰同框,
更有“一半青山一半紅”的秋韻雅致。
國慶假期,廣州市帽峰山景區2000余株反季節紅楓將進入全盛期。圖源:廣州白云發布
品九秋風露,十里菊香。
廣東人的“秋雅”就藏在中山小欖,
秋菊傲吐芬芳,把大地勾勒得溫暖。
鵝毛粉黛、飛珠散霞
千手觀音、十丈珠簾
……
一叢叢、一簇簇,綴滿了街頭,醉倒了秋日。
每逢菊花大會,廣東中山小欖鎮的各大酒樓便會紛紛推出富有地方特色的菊花宴。圖源:小欖鎮檔案館
這是食秋的豐盈時節。
“寒露過三朝,過水要尋橋。”
古人相信,寒露過后,寒氣逼人。
國慶中秋雙節,不妨來廣東河源市萬綠湖賞古風夜游。南方+ 張冠軍 拍攝
進入寒露后的廣東人,
馬不停蹄地開啟以“食”驅寒的養生賽季:
煲煲豬腳姜,醞釀醇厚香甜的溫情。
煮碗芝麻糊,收獲綿長稠密的小確幸。
豬腳姜是廣東人喜愛的秋季進補美食之一。酸甜度恰到好處的姜醋和入口即化的豬腳,讓人回味無窮。圖源:南方農村報
這是秋收的動人尾曲。
“寒露過三朝,谷米一齊標。”
嘹亮的豐收樂章正觸發最后的高潮,
此時的田間管理必須抽穗揚花、搶晴秋收。
甘蔗、無花果、番石榴等“果中團寵”輪番上新;
南瓜、紅薯、芋頭等“冬日頂流”霸榜餐桌。
廣東清遠英德市橫石水鎮出產的甘蔗清甜多汁,深受市場的喜愛。南方+ 陳詠懷攝
晚熟的莊稼在寒露的洗禮下萌發,
沉甸甸的稻穗搖曳著秋風緩緩壯大,
靜靜等候著屬于自己的豐收高光時刻。
廣東陽江陽西縣雙魚村稻谷飄香,金黃一片。南方+ 關巧明 攝
那些枯的枝、落的葉、掉的果不是離別,
它們終會反哺大地,
為來年的盛大回歸埋下伏筆。
廣州云蘿植物園,空中俯瞰步道,宛若一雙眼睛。南方+拍客 謝鎮煒 攝
寒露是深秋的節令,
也是廣東天氣入涼的“轉折點”。
秋深露重,心向暖陽。
愿你我內心充盈暖意,
投身這迷人的深秋,
且行且從容。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