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9月16日電(牙舉成)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自2022年11月啟動以來,歷經近兩年時間、9輪正式談判,于2024年10月實質性結束。今年5月20日,中國—東盟經貿部長特別會議以線上方式舉行,雙方共同宣布全面完成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
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2015年,雙方達成升級協議,形成自貿區2.0版,并于2019年全面實施。在自貿區的帶動下,中國已連續16年保持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連續5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東盟自貿區為區域繁榮注入強勁動力。
為什么升級?
從1.0版到2.0版并升級到3.0版,中國—東盟自貿區自成立以來,不斷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通過逐步減少關稅壁壘、優化貿易政策,自貿區建設為各國提供了便利的貿易環境和開放的市場空間,顯著降低了區域內貿易成本,促進了各國間經濟交流。
“中國—東盟自貿區1.0版主要通過降低稅收、促進便利化等方面,促進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發展,2.0版在進一步深化稅收和便利化的同時,加強推進合作的制度設計。”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副會長、廣西大學中國—東盟經濟學院學術院長李光輝介紹,在世界經濟出現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背景下,3.0版在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和自由貿易保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此次升級并非對現有框架的簡單擴展,而是邁向包容、現代、全面、互利的高水平自由貿易協定,不僅順應了雙方經濟轉型升級的現實需求,也體現了前瞻性與戰略眼光。
2010至2023年,中國與東盟之間的經貿關系顯示出了較高的發展水平和強勁的發展潛力,13年間貿易額年均增長11.54%,超過中國年均進出口增速約3.5個百分點,中國—東盟進出口占全國比重從9.85%上漲至15.36%。要進一步提升雙方經濟合作的韌性和穩定性、擴展合作領域、拓展合作深度、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對自貿區進行升級就顯得尤為重要。
同時,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的升級將推動建設更大規模的經濟一體化,為區域發展提供穩定的外部環境。
有什么特點?
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包含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供應鏈互聯互通、標準技術法規與合格評定程序、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競爭和消費者保護、中小微企業、經濟技術合作9個領域,覆蓋當前全球產業鏈變革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議題。
3.0版既包含中國—東盟自貿協定現有領域,也包括雙方具有巨大合作潛力的新興領域。李光輝認為,3.0版主要有四個方面的亮點:一是新增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合作的內容,二是從原來的互降關稅向共建標準規制轉變,三是新增產供鏈的規則,四是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
數字經濟領域,雙方同意促進數字基礎設施“硬聯通”,增強電子發票、電子支付等系統“軟聯通”,納入高水平的個人信息保護、數字貿易標準、無紙貿易、網絡安全等規則條款,將為深化雙方數字經濟合作確立制度安排。
綠色經濟領域,中國作為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正為東盟國家的能源結構轉型提供關鍵支持。3.0版明確雙方以全球發展倡議等為合作基本原則,在綠色貿易、綠色投資和綠色標準等8個優先領域,深入開展經驗分享和政策交流,促進可持續能源等綠色產業的貿易投資合作。
供應鏈互聯互通方面,發布新的互聯互通總體規劃,提升供應鏈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持續加快相關基礎設施與供應鏈數字化、綠色化建設,提升供應鏈的透明度、可追溯性和智能化水平,實現供應鏈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建立應急響應機制和風險預警系統,加強供應鏈風險管理,提升供應鏈韌性。
雙方首次就競爭和消費者保護設立單獨章節,成立專門委員會,強化競爭立法和執法合作,并納入在線消費者保護、旅游消費者保護等新規則條款,有利于促進雙方跨境消費,更好保護企業和消費者權益,為雙方經貿往來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到來,區域合作將從傳統貿易拓展至數字經濟、技術創新和新能源等更具未來導向的領域。
有什么好處?
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的制度設計兼顧宏觀與微觀,不僅服務國家戰略,更直接惠及企業與民眾。
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亞太區域總經理向冬生認為,3.0版有利于簡化高新技術產品的市場準入流程,提高企業市場響應速度。
3.0版專設中小微企業章節,推進信用數據互通、通關程序簡化等務實舉措,讓廣大中小微企業共享自貿紅利。在競爭政策、消費者保護等領域提供適應性機制,強化營商環境公平性,也為東盟國家創造了更多就業與發展機會。此外,3.0版還有望在人員流動等方面提供便利,助力企業跨國經營。
馬來西亞砂拉越中國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黃國輝早年的企業業務橫跨林業、房地產等領域。他認為,如果區域內環保標準和認證體系能實現互認,集團面對的將不再是單一國家的標準,而是統一協同的綠色貿易平臺。這不僅能讓產品更順利地進入中國市場,還將增強國際競爭力。
民眾層面,隨著自貿區規則的升級,區域內優質產品加快流動,消費者將擁有更多選擇優質產品的機會,滿足更多元化的需求。此外,自貿區規則升級將帶動更多產業的發展,為民眾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特別是在數字技術和綠色經濟等領域。
東盟國家互聯網普及率差異顯著,3.0版落地將助力破解“數字鴻溝”難題。柬埔寨中國港澳僑商總會副秘書長潘干武提到,柬埔寨與中國的數字合作已讓當地民眾享受到線上打車、掃碼結賬等便捷服務,本土支付工具實現了跨境消費場景的應用,既打通資金跨境結算,更激活人員往來的“新動能”。東盟各國亦將在這一進程中共享數字經濟紅利。
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將于9月17至21日舉辦,期間將發布東博會藍皮書《中國—東盟經貿合作展望報告(2025—2026)》。20多年來,東博會平臺匯聚了中國和東盟國家的企業、商品、服務、項目、資金、信息等海量資源,持續為雙方企業相互開拓市場創造商機,推動一大批重大機制和項目落地,促進中國一東盟自貿區從1.0版到2.0版并升級到3.0版。(完)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