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武殿森 梁濤 孫慧軍等
9月8日,第九屆河北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張家口分會場在懷來縣拉開帷幕。作為大會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第26屆懷來葡萄酒節暨葡萄酒嘉年華活動同步在世界葡萄酒之窗啟幕。
活動以“葡園時光,萄你喜歡”采摘節、“杯光與搖滾”音樂節、紫色會客廳、葡萄酒盲品大賽及“微醺品鑒,醉美懷來”展銷等系列活動為載體,通過“觀摩+推介+展示+銷售” 四位一體模式,生動展現著懷來葡萄酒“種植—釀造—文旅”全鏈條發展成果,也讓這座坐落于北緯40度葡萄黃金種植帶東段、長城腳下與官廳湖畔的“葡萄(酒)之鄉”,再次吸引了行業與大眾的目光。
1200多年的葡萄種植史、干型葡萄酒誕生史,讓懷來一度成為中國葡萄酒產業的“搖籃”,孕育出新中國第一瓶干白葡萄酒、第一瓶傳統法起泡酒等多個“第一”。近年來,懷來正經歷著一場“紫色產業”的轉型之戰,正以企業為筆、創新為墨,書寫著中國葡萄酒產業的突圍樣本。
硬核實力:“多重優勢”筑起核心競爭力
走進懷來,葡萄酒產業的規模化與高質量發展態勢撲面而來。作為中國葡萄酒之鄉,懷來擁有無可復制的產區優勢。
從風土條件來看,懷來地處北緯40度葡萄黃金種植帶、400毫米等降水量線與二三階梯分界線“三線交匯”處,獨特的地理坐標造就了適宜葡萄生長的絕佳環境:雨熱同期保障葡萄生長所需水分與熱量,15-20℃的晝夜溫差利于糖分與風味物質積累,年均超3000小時的日照讓葡萄充分成熟,沙質土壤則兼具透氣與保肥特性。
區位與交通優勢,為懷來葡萄酒產業發展插上“翅膀”。作為緊鄰北京的“后花園”,懷來融入首都半小時都市圈,面向的消費市場潛力巨大。同時,這里是連接京津與晉蒙的交通樞紐,懷來站、東花園站兩個高鐵站讓19分鐘直達北京成為現實,密集的高速公路網則打通了產品運輸的“快車道”。
文化底蘊,更讓懷來葡萄酒產業底氣十足。這片土地承載著1200余年葡萄種植史、干型葡萄酒誕生史,誕生了新中國第一瓶干白葡萄酒、第一瓶傳統法起泡酒、第一支馬瑟蘭干紅葡萄酒。41座風格各異的葡萄酒莊依山傍水,長城桑干酒莊的“國宴級”品質、中法莊園的精致典雅、利世G9酒莊的濕地景觀,形成“一莊一景”的特色格局,為葡萄酒與文旅、研學的融合發展提供了豐富載體。
四十余載深耕積淀,懷來葡萄酒產業已鑄就亮眼“成績單”——300余款產品、12萬噸年產能,“長城”“桑干”“中法莊園”“迦南酒業·詩百篇”等80余個知名品牌閃耀國內外,1000余項權威獎項彰顯品質硬實力。
先天風土、區位交通、深厚文化等“多重優勢”,共同構筑起懷來葡萄酒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也為其在產業轉型浪潮中穩步前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破局樣本:從“跟風模仿”到“特色突圍”
盡管懷來葡萄酒產業有著深厚的積累,但近年來,在產業變革的浪潮中,也面臨著消費市場轉變、價格認知差異等一系列“考題”需要破解。一批企業跳出“模仿法國葡萄酒”的慣性思維,以差異化策略撕開市場缺口。
9月11日,懷來縣懷谷莊園的釀造車間內,一瓶貼有專屬標識的風干五星干紅葡萄酒歷經五年打磨,完成灌裝貼標,正式宣告下線。
“企業要生存,必須做‘別人沒有的酒’”。2019年,懷谷莊園創始人、首席釀酒師曹藹帶領團隊開始研發“風干葡萄酒”,這是一種采用“半葡萄干釀造”工藝的特色酒款——葡萄果實經自然風干后發酵,最終呈現出“顏色更深、口感更厚重、余味更回甘”的獨特風格。曹藹解釋:“法國酒追求優雅細膩,但普通消費者對‘濃郁飽滿’的口感更敏感,我們就是要用直觀的風味差異,讓消費者記住懷谷。”
為了強化特色,懷谷莊園還將自身定位為“釀酒師的酒莊”,突出曹藹作為國家級評委、一級釀酒師的專業背景,并將品牌理念升級為“兩棵樹一瓶酒”。“‘兩棵樹’更有畫面感,也傳遞出‘雙倍用心’的意思。”曹藹說,“五星風干葡萄酒”,通過五個葡萄品種的混釀,在一瓶酒中融合多元風味,精準瞄準中等收入群體——這個價格比一線品牌低,具備性價比,可以在“大眾”與“高端”之間找到縫隙市場。
與懷谷莊園深耕本地不同,迦南酒業則將目光投向了國際市場。“中國葡萄酒品質不輸國外,缺的是讓世界看見的機會。”迦南酒業運營中心負責人董清波表示,2024年企業加大海外推廣力度,產品已進入日本、英國、新加坡、瑞典等國家,下一步將進軍美國。為了打開市場,迦南采用“賽事+品鑒”雙線策略:一方面參加國際葡萄酒賽事,用獎項證明品質;另一方面在目標市場舉辦專場品鑒會,邀請當地KOL和經銷商現場品鑒。“英國、新加坡的消費者對不同產區的葡萄酒接受度高,只要讓他們嘗到懷來的風土,就有機會打破‘法國酒等于好葡萄酒’的固有認知。”作為2024年唯一上榜百大“世界最佳葡萄園”的中國酒莊,這一聲譽,也為酒莊打開國際市場奠定了基礎。
在產品布局上,迦南酒業還踐行“精品與大眾兩條腿走路”。精品酒主打商務、外交場景,入駐全國各大米其林黑珍珠餐廳;大眾款則聚焦年輕群體,使用藝術酒標,同步推出更受年輕人喜歡的甜白葡萄酒。“先讓年輕人‘敢喝、愛喝’”,再引導他們嘗試更復雜的酒款,慢慢培養消費習慣。”董清波說,酒莊還聯合高校開展葡萄酒文化活動,“讓大學生在法定飲酒年齡喝的第一口葡萄酒是中國酒,就是在為未來鋪路”。同時也開放了酒莊參觀品鑒活動,讓更多的愛好者、消費者能夠進入到酒莊,切實了解葡萄酒生產的過程以及迦南酒業的管理規范,提升大家對于品牌和品質的認可度。
生態重構:打出政策文旅科技“組合拳”
企業的單打獨斗難以支撐產業突圍,懷來縣正通過政策引導、三產融合與科技創新,為葡萄酒產業搭建“生存生態”。
近年來,懷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葡萄酒產業的發展。懷來出臺《關于加快全縣葡萄產業發展的實施辦法15條》,加大了對葡萄酒產業的財政支持力度,設立專項資金用于葡萄園的建設、葡萄酒釀造技術的研發以及品牌推廣。
文旅融合則為葡萄酒產業開辟了“第二戰場”。當地連續舉辦“葡萄及葡萄酒節”,建成世界葡萄酒之窗博物館、萬畝葡萄生態體驗園,打造“春賞花、夏避暑、秋采摘、冬品酒”的四季旅游線路。桑干等酒莊還開發了“葡萄酒研學”,每年接待數千名中小學生;迦南酒業每年9月的“詩百篇微醺音樂節”吸引數百位熱愛生活方式的朋友從北京前往感受音樂與美酒碰撞出的火花。
科技創新則為產業注入“長效動力”。懷來與中科院、中國農大等院校合作,建成河北省唯一的葡萄種質資源庫,收集了國內外葡萄品種532個,示范推廣陽光玫瑰、玉波二號、紅陽玫瑰等23個優良品種,帶動了我市其他縣區和保定、承德、秦皇島以及北京延慶等地葡萄產業發展。在釀造端,企業加速設備升級。“過去靠經驗釀酒,現在通過數據精準控制溫度、濕度,酒的品質穩定性提高了20%。”一家酒莊的釀酒師展示著新上線的“智慧釀造系統”。針對“埋土防寒”高成本的痛點,科研團隊還在嘗試多種措施,解決這一難題從而降低種植成本。
產業觀察:點亮葡萄酒業“轉型燈塔”
懷來葡萄酒產業的轉型實踐,如今已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走進懷來的酒莊、葡萄園,聽從業者講述突圍故事,不難發現,這場“紫色戰役”的背后,藏著中國葡萄酒產業破局的共性邏輯。
“差異化不是選擇題,是生存題。”在懷谷莊園的品鑒室里,曹藹指著貨架上的風干葡萄酒說。這款酒如今在本地餐飲渠道的鋪貨率已達40%,復購率超過50%。
在迦南酒業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打包發往國外的葡萄酒。
瑞云酒莊擁有多個多功能畫廊、博物館、展廳及酒莊餐廳、民宿等。不定期舉辦畫展、音樂會、田園觀光等活動,致力于田園文化與葡萄酒文化的發展和宣傳,打造集農耕體驗、文藝創作等為一體的文化社區。
馬丁酒莊配備游客旅游接待中心,可預約接待葡萄酒愛好者住宿、參觀、品酒、培訓、會議等活動,大力發展酒莊旅游產業。
……
懷來這些企業的實踐,用一系列扎根本土、差異化的實踐,打破了行業的同質化困局,為中國葡萄酒產業對抗進口酒沖擊、走出特色發展之路提供了鮮活樣本。
如今,懷來正通過各種方式,讓葡萄酒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針對葡萄酒在消費者認知中“高端、價貴”的標簽,懷來縣葡萄酒局研究所主任柯忻表示,產區企業正主動出擊,通過一系列積極舉措打破價格認知壁壘,推動葡萄酒走向大眾市場。
“對于中國的消費者來說,一款來源可靠,品牌可信,入口愉悅的葡萄酒才是可以走上老百姓餐桌的葡萄酒,所以懷來產區的企業更多的時間花在提升品質、打磨技術、積累信任上。”懷來縣葡萄酒局葡萄產業推廣中心主任崔鈺說。
未來圖景: 向“世界級產區”加速奔跑
金秋九月,懷來的葡萄園中,一串串飽滿的果實掛滿枝頭,農戶們忙著采摘;酒莊里,釀酒師們正在監控發酵罐的溫度,空氣中彌漫著葡萄的甜香。這座“葡萄(酒)之鄉”,正向著“世界級葡萄酒產區”的目標穩步邁進。
品牌升級的“組合拳”已全面打響。懷來正著力打造“四級品牌體系”:以“懷來葡萄酒”為公共品牌,統一對外宣傳;以“懷來產區”突出風土差異;以長城、懷谷、迦南等為企業品牌,培育龍頭標桿;以風干葡萄酒、馬瑟蘭葡萄酒為酒種品牌,打造“明星產品”。
“未來,我們的工作將圍繞‘打品牌、促銷售、強技術’展開。舉辦‘紫色會客廳’‘葡萄文化節’等活動,講好‘懷來葡萄酒’的故事,讓更多人知道‘好葡萄酒,中國有懷來’。”崔鈺說。
“跨圈破界”成為另一大發力點。懷來曾在崇禮太舞小鎮舉辦高端品鑒會,向企業家、滑雪愛好者等群體推薦產區精品酒;同時,在懷來本地開展“微醺品鑒?醉美懷來”展銷活動,推出幾十元一瓶的“節日特價甜酒”,吸引普通市民購買。通過“高端活動樹品牌、大眾活動促銷量”的組合拳,懷來葡萄酒正逐步滲透不同消費圈層。
渠道端的變革則更為直接。過去,懷來酒莊依賴參加國內外大型展會拓客,但近年來展會規模縮水、人流減少,效果大不如前。對此,當地轉而聚焦“精準引流”:組織企業參與北京“菜籃子工程”產銷對接會、京津冀農產品交易會等活動,直接對接商超、餐飲企業和經銷商。
國際市場的“大門”正加速打開。對于“出海”這一充滿機遇的發展方向,懷來企業正以穩健布局的積極姿態主動探索。目前,懷來部分企業已率先邁出步伐,產品成功打入海外市場,憑借適配當地口味的特色酒款積累了初步口碑與渠道資源;與此同時,眾多民營企業也紛紛啟動海外市場調研,圍繞目標區域的消費偏好、政策法規、分銷體系等關鍵要素開展系統性研究,為出海做好充分準備。
產業融合的“蛋糕”將越做越大。依托官廳湖畔的生態優勢與葡萄產業的資源基礎,懷來正打造“葡萄酒康養”特色模式,當地酒莊紛紛布局康養場景,推出葡萄酒主題康養體驗項目,部分酒莊聯合康養機構開發“葡萄酒養生課堂”,講解葡萄酒與膳食搭配的健康知識,讓“紫色佳釀”成為健康生活的重要載體。同時,以“葡鄉探秘,酒韻懷來”為IP、“千年葡萄文化傳承,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為精神內核的紫色研學旅游產業,正成為連接產業與大眾的全新紐帶。當地整合世界葡萄酒之窗、葡樂生態園、長城桑干酒莊等核心點位,串聯豐禾莊園、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等備選點位,打造覆蓋“文化認知—種植實踐—釀造體驗”的完整研學鏈條,并針對不同年齡段群體設計差異化主題線路,不僅讓懷來葡萄酒的風土魅力與文化底蘊通過沉浸式體驗觸達更多人,更持續為產業培育著消費新群體。
從“新中國葡萄酒的搖籃”到“世界級產區的潛力股”,懷來葡萄酒產業的轉型之路,雖歷經“成本高企、市場擠壓、線上遇阻”的多重考驗,卻始終以“立足風土、創新破局” 的堅定姿態穩步前行。如今,41座特色酒莊的多元探索、“四級品牌體系”的加速構建、“三產融合”的深度實踐,懷來這座千年葡園正以嶄新面貌書寫產業發展新篇章。亢春寧 高成 楊磊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