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想到這里的藏品這么豐富,讓我們對尚義的歷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近日,一波外地游客在沉浸式參觀尚義縣實物檔案館后發出了這樣的感嘆。今年以來,該館開展了全方位的提檔升級,不僅豐富了館內內容、創新了表達形式,還成為了全縣著力打造的“五館一園”研學格局中的重要基地。
“尚義縣實物檔案館”于2023年5月在“尚義記憶博物館”基礎上掛牌運行,實現了“一館兩用”的功能效果。目前,該館擁有各類藏品2000多件,劃分為古生物化石、新石器、北方草原文化遺存、古瓷器、古錢幣、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紅色情懷六個板塊,以實物檔案陳列展覽的形式,系統厘清了尚義的歷史發展脈絡,較好地展現出尚義近1萬年的歷史發展變化。
為更好地將實物檔案窗口前移,拓展延伸“記憶工程”功能,很好地發揮實物檔案和文博事業一體共用、綜合聯用的社會宣傳教育功能作用,今年,該館進行了全方位、多元化的升級改造。在科學制定方案、精心謀劃布局、完善呈現形式、發揮良好社會效益等研判基礎上,重點進行了時間軸設置、豐富檔案品類、優化呈現形式、專題片制作、提升沖擊力、確保四季開放六方面的工作提升,進一步發揮了檔案的社會教化意義和作用。正是基于此,“尚義縣實物檔案館”結合讓實物檔案“走出來,活起來,用起來”的發展方向,積極拓展研學功能,成為了當地中小學生了解本地歷史文化的重要陣地,和宣傳展示尚義歷史文化魅力和影響力的對外窗口。今年以來,該館共接待研學參觀人數約8000人次。( 韓潔 龔躍海)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