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廣播電視臺冀時客戶端
巡禮“十四五”·開放篇
昔日駝鈴響 今時汽笛亮 河北有支“鋼鐵駝隊”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四五”期間,我省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的戰略抉擇,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領域精準發力,在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過程中交出了一份求質攀高的“成績單”。為全面展現“十四五”期間我省在各領域取得的顯著成就,《經濟新觀察》推出《巡禮“十四五”》特別策劃,講述我省改革驅動創新所走出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今天,我們就通過《巡禮“十四五”·開放篇》的鏡頭,一起走進石家莊國際陸港、曹妃甸港區以及黃驊港,近距離感受我省在打造多功能、綜合性、樞紐型開放陣地方面的創新舉措。
下午三點,汽笛長鳴,一列滿載著瓷磚、玻璃、自行車、光伏組件、汽車配件等產品的中歐班列,從石家莊國際陸港啟程,奔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石家莊國際陸港副總經理 任永昌:石家莊國際陸港目前已打通了中歐班列中、東、西、南四個主通道,開拓了18條國際線路,輻射覆蓋德國、俄羅斯、塞爾維亞、哈薩克斯坦、越南等亞歐大陸50 多個國家和地區。

作為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京津冀地區唯一常態化開行中歐班列的核心國際陸港,石家莊國際陸港自2018年6月開通首趟中歐班列以來,已累計開行國際班列超過3100列,連接出境口岸8個,開通國際線路18條,將貨值450多億元的“河北制造”,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為匹配日益拓展的國際通道與運輸需求,“十四五”期間,石家莊國際陸港持續加大硬件設施投入,成為了京津冀區域作業能力最大、集散能力最強、通關能力最優的內陸港。
石家莊國際陸港副總經理 任永昌:硬件升級帶來作業能力和效率大幅提升。目前,我們日均到發3-4列。今年1-8月份,石家莊國際陸港共開行中歐(亞)班列697列,同比增長90.9%,繼續保持高位增長。

硬件升級鑄就的強大作業能力,疊加持續高位增長的班列開行數量,讓石家莊國際陸港成為眾多外貿企業的出口運輸首選。置身港區內,“河北制造”的身影隨處可見。
記者李濤:那從咱們這里出發的河北制造的產品有哪些呢?
石家莊國際陸港副總經理 任永昌:像咱河北制造的(產品), 像安平的絲網、平鄉的自行車、邢臺的光伏等等吧,辛集的一些皮革制品都是通過咱們的國際班列走向海外的。
記者李濤:那我看這個寫著河北陸港的這個集裝箱(里面是)?
石家莊國際陸港副總經理 任永昌:這個里面主要是咱們平鄉自行車、自行車配件這些。

河北新速度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聶文雷:在運輸成本上,相比空運降低75%。從運輸時效上,從原來的(海運)50天 縮短到現在15天。(陸港)穩定的班列開行計劃,大大地提高了(物流的)確定性和實效性。在運輸當中給我們提高了交付的保障。
采訪中,聶文雷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石家莊國際陸港作為公司外貿出口的主力運輸樞紐,除運輸成本低、周期短外,另一個重要原因便是這里擁有集訂艙、報關、報檢、拼箱、結算于一體的“一站式”服務。
河北新速度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聶文雷:陸港的一站式服務,簡化了出口流程,降低60%的運營成本。

2021年,石家莊國際陸港實施海鐵聯運“一單制”,從起運地到目的地全程使用一份提單;2025年,在京津冀區域內推出首個中歐班列多品名集拼業務;并率先啟動了出口貨物鐵公多式聯運業務……一系列的創新舉措,簡化了物流流程,提高了運輸效率,讓中歐班列得以在“新絲路”的鐵軌上“越跑越快”。
石家莊國際陸港副總經理 任永昌:相比傳統分段運輸模式,“一單制”在提高運輸效率的同時降低了客戶物流成本,整體運輸時間能減少2-3天,綜合物流成本可下降15%-20%,有助于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
陸海聯動 雙向奔赴 助力“河北制造”跨越山海

昔日駝鈴響,今時汽笛亮!日益繁忙的石家莊國際陸港,既是河北拓展國際物流通道、促進產業集聚、提升貿易便利化的關鍵節點,更是我省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的縮影。當中歐班列跨越山海時,渤海之濱傳來的轟鳴汽笛聲正響徹“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躍然河北的“開放”版圖之上,“北方大港”的活力也正在渤海之濱“涌動”。為進一步提升港口整體運營效率,“十四五”期間曹妃甸海事局在曹妃甸港區碼頭,構建起了船舶智能交通組織系統,通過國內首創的動態推演系統為調度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借助分鐘級精準控制保障了航道轉換高效有序。
曹妃甸海事局副局長 張宇:該系統的使用給港口整體通航效率提升了30%。具體表現,比如船舶進港前錨地待命時間縮短11.6%,進出港前后相鄰船舶平均間隔時間壓縮至15分鐘,船舶靠離泊作業中間環節時間縮短35%。

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交匯點,曹妃甸港是連接我國東北、華北、西北“三北”地區的重要通道,與內蒙古、新疆鐵路網已實現全線貫通,可通過第一、第二亞歐大陸橋直達歐洲。因此,鐵路大動脈與渤海灣深槽的強勢組合,也為曹妃甸開行具有“海鐵聯運”特征的中歐(亞)班列創造了良好條件。
曹妃甸港口商務經濟區港航服務中心負責人 趙禹濤:2024年,曹妃甸港區完成貨物吞吐量55730萬噸,同比增長4.15%。其中外貿吞吐量22568萬噸,同比增長11.27%。
曹妃甸港口商務經濟區物流貿易管理中心負責人 李吉武:2025年1-9月份已開行中歐(亞)班列78列,貨重7.73萬噸,貨值10.43億元。我市灤南、豐南等地生產的鐵鍬、衛浴陶瓷等優質外貿商品也通過中歐(亞)班列走出國門,成功進入中亞市場。據初步統計,通過中歐(亞)班列承運我市外貿商品總額達到3.06億元。

“北方大港”起渤海。目前,地處渤海灣中心地帶的唐山,已發展形成了由京唐港區、曹妃甸港區和豐南港區組成的唐山港“一港三區”格局,成為了我國北方重要的“港城”。2024年,唐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86215萬噸,同比增長2.37%,連續3年穩居全球沿海港口第2位。在渤海灣的西南岸,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接口”的黃驊港,正憑借智慧港口2.0版建設的推進,進一步強化京津冀在全球產業鏈中的樞紐地位。
國能黃驊港務公司物流分公司黨委委員 副經理 于江:目前,我們也在規劃建設20萬噸的大的泊位。再一個在后方的堆場,也會建一個專業化的物流園區。在黃驊港周邊,以及京津冀地區,雄安新區附近建設一些內陸無水港,給這些內陸無水港做一些貨物的支撐。

在黃驊港津冀國際集裝箱碼頭,來自于津冀兩地的200余個品類的商品,正在通過這里走出國門。與黃驊港直線距離僅1公里的北方(滄州)跨境電商物流基地,目前正處于建設當中,其核心區將于今年年底建成投用。屆時,這座依托黃驊港密集外貿航線網絡,打造的集"港口、物流、外貿、產業”等多元功能于一體的跨境電商物流基地,將實現"全球選品、滄州集貨、一鍵出海"。
黃驊港津冀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黨總支副書記 李祥:現在我們正在運營的碼頭,是三四號泊位。我們剛剛完成的是一二號泊位的新碼頭的改造。這改造之后呢,我們四個泊位整體運營碼頭岸線達到1057米。設計吞吐能力的是180萬標箱。那么未來我們也會更多的服務好外貿航線,開通東南亞、日、韓、中東、印巴(航線),做好服務。支持我們的北方跨境物流基地的建設。
從“海上門戶”,到“物流樞紐”,從“瀚海阡陌”,再到“發展的熱土”。“十四五” 期間,我省積極打造對外開放前沿陣地,通過內陸陸港進一步打通了亞歐大陸通道,依托沿海大港更好鏈接起了海洋航線,加密了“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立體物流網絡。未來,河北將繼續拓展國際物流通道,搶抓高水平對外開放機遇,助力“河北制造”跨越山海、一路生花。

“鋼鐵駝隊”呼嘯馳騁,海港巨輪汽笛轟鳴。“陸海聯動”的開放布局,讓河北成為了京津冀對接全球的重要門戶,也讓“河北制造”深度融入了全球產業鏈。如今的河北正從“物流通道”轉向“開放高地”,以澎湃的發展活力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貢獻堅實的力量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