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場景 文旅市場熱力綻放
全省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總花費同比分別增長14.8%和14.4%

國慶中秋假期,邯鄲市邯鄲道歷史文化街區游人如織。河北日報記者 田 明攝
河北日報訊(見習記者王耀菲 記者張義杰)今年中秋節與國慶節上演“喜相逢”,家國情懷與人間煙火交融,傳統文化與現代潮流碰撞,河北文旅市場熱力綻放。假日期間,全省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總花費同比分別增長14.8%和14.4%,接待京津游客同比增長18.3%,京津游客占比17.1%。
假期首日,西柏坡紀念館人潮涌動,接待游客超過2萬人次。來自湖南的易萍站在廣場上,望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激動不已:“能在西柏坡參加升旗儀式,這份感動一輩子都忘不了!”現場用歌聲、故事、互動游戲串聯起紅色記憶,讓游客在沉浸式體驗中重溫新中國成立的風雨歷程。
假期里,以中秋為主題的文化活動在河北各地同步上演。在正定旺泉古街舉辦的第七屆“千人共享千斤大月餅”活動中,直徑2.2米的巨型月餅不僅帶來視覺震撼,更傳遞著團圓共享的溫暖寓意。在廊坊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的16扇大門前,上演中秋光影秀——“把思緒說給月亮聽”,月光、燈光與真摯祝福交織,營造出詩意盎然的視覺盛宴。
當“國潮”成為文旅新風尚,河北各地推出一系列兼具傳統韻味與現代創意的活動,讓古老文化煥發新生。在唐山河頭老街,大型實景劇《大唐曹妃》以水域為舞臺,將“宮廷夜宴”的華美場景與市井生活的煙火氣息融為一體,贏得游客陣陣驚嘆。水上飛人表演、燃燈儀式等輪番上演,讓游客近距離感受盛唐風華。這個假期,河頭老街累計接待游客72萬人次,其中10月4日單日接待游客突破13萬人次,創歷史最高紀錄。
“三個區域三種體驗,特別接地氣!”10月7日,山東游客孫懿同在保定西大街由衷稱贊。假日期間,保定西大街與花椒園街、西護城河片區聯動,打造“文化+休閑+消費”節日活動。主街舞龍秧歌、古彩戲法輪番上演,花椒園街“花椒+魚”主題市集創意十足,西護城河則憑借“魚躍荷塘”燈景和露天電影成為休閑新去處。
第九屆河北省旅發大會與第二十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接連舉辦,為河北假期旅游再添熱度,吸引全國各地游客前來打卡。
邢臺的紅色旅游與古寨文化持續升溫。國慶假期,全省首條紅色旅游專列“抗大號”成為熱門選擇,游客們坐著火車游太行,欣賞太行美景,打卡革命舊址。與此同時,英談古寨也煥新亮相,不僅新增100多處民俗場景與特色業態,還推出《儺韻乾坤》儺戲表演,將山野樂舞與古老禮儀巧妙融合,吸引無數游客沉浸其中。
同樣熱鬧的還有“雜技之鄉”吳橋,雜技大世界迎來觀演熱潮。“演出不僅絕活多,還融入了音樂、舞美等技術,精彩極了!”10月2日,山西游客郭霖霖贊嘆道。據統計,10月1日至2日,吳橋雜技大世界接待游客7.36萬人次,同比增長448.25%。持續走高的雜技熱也帶動周邊民宿,多家民宿早在節前就被預訂一空。
在熱鬧的文旅活動之外,河北各地推出的暖心服務,讓游客的旅程更顯安心與溫馨。在邢臺東站,不少步出車廂的游客驚喜地收到了“甜蜜補給站”禮包,內含手繪地圖和各類優惠券。保定市主城區54家機關企事業單位2346個內部停車位,全部免費對外開放。當游客帶著滿滿的記憶踏上歸途,“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已不只是一句宣傳語,更成為一段段可感知、可共鳴的溫暖體驗。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