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參與到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是我人生中一筆極為寶貴的財富。”說起那段特殊的奮斗經歷,李振龍一下打開了話匣子。
李振龍,北京2022年冬奧會期間,任古楊樹場館群場館和基礎設施副經理兼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場館和基礎設施經理,榮獲“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突出貢獻個人”獎。2016年,他從蘭州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研究生畢業,先后到崇禮區城鄉規劃局、四臺嘴鄉人民政府、市冬奧辦、北京冬奧組委場館建設處等多處工作。
2019年4月,李振龍擔任國家越野滑雪中心的場館和基礎設施經理一職。可以說,從場館挖第一鏟土時,李振龍就在現場,他見證了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舉辦的全過程,對場館內外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每個角落、每項數據都了然于心。
去年年底,他在場館工作時疼痛難忍,到醫院檢查發現膽囊結石,部分區域已經化膿,需立刻進行切除手術。當時,正是場館建設關鍵時刻。手術前一天,他忍著疼痛將測試賽期間所有工作內容以及人員點位流線進行了安排。術后第二天,他又組織相關領域召開矚目會,討論VIG報告內容。
“那天會議大約進行了2個小時,會議開完后,由于我說話時間過長,導致了傷口崩裂,疼了整整一晚上。妻子心疼得直掉眼淚。”李振龍出院時,醫生建議不能長時間在寒冷的野外工作,但李振龍義無反顧。
今年年初,部分人員進入小閉環,配合轉播、攝影、計時記分等專家進行最終的場地準備工作。其中,基礎設施是重要環節,所有的利益相關方都需要基礎設施的支持。對場館熟悉度、賽道數據、英文水平,李振龍都是最佳選擇。他不顧家人反對,帶著一大包藥,進入小閉環。進入小閉環后,李振龍每天都至少需要在雪地里工作7小時,傷口經常隱隱作痛,咳嗽也比較厲害,每天都在拉肚子。
“我貼著暖寶寶,與專家在8.3公里的越野賽道踏勘,每天至少2萬步。為避免工作遺漏,我每天都會在返回酒店后,花費至少4個小時寫一篇報告,將當天的討論結果記錄下來,反饋給團隊和施工方。”說起這些,李振龍依舊難忘。賽時,他愈加忙碌,餐飲、交通、清廢、票務、展示……場館內30多個業務領域,都能看到李振龍忙碌的身影。
有付出,更有收獲。在長期的對外協調溝通中,李振龍的英語能力提高不少,收獲了各界的肯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發揚北京冬奧精神,在本職崗位上守志敬業。一起向未來!”談起未來,李振龍一如既往地充滿力量和激情。(記者 左文婷)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