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全區(qū)上保寺小區(qū),有這樣一個四口之家,他們家庭和睦、熱心公益,是鄰里眼中的模范家庭,更是新時代文明家庭的幸福縮影。他們就是榮獲第十三屆全國五好家庭、2021年度河北省最美家庭的張曉曉與李樹峰家庭。
張曉曉是萬全區(qū)第三小學教師,她丈夫李樹峰任孔家莊鎮(zhèn)政府武裝部長。從學生時代的同窗,到人生旅途的伴侶,這對“夫妻檔”彼此扶持,相濡以沫,用愛經營著一個溫馨幸福的家。

張曉曉夫妻與家人在一起
張曉曉的工作平凡而辛苦。作為一名從教十余年的小學教師,她始終以“愛生如子”為理念,尤其關注困難學生群體。2011年在高廟堡鄉(xiāng)蔣家梁村任教時,班上一名留守兒童引起了她的注意。為了讓孩子能安心學習,她不僅每日接送孩子上下學,還在生活中給予了孩子母親般的關懷與陪伴,讓孤獨的孩子重新感受到親情的溫度。
張曉曉的善舉不僅停留在課堂,也延伸到社會。7年前,當她得知宣化一位考入大學的孩子因家庭變故面臨輟學時,她毫不猶豫地與丈夫前往孩子家中,決定每年資助3000元,直到其順利完成學業(yè)。幾年后,那個曾經的孩子已成為研究生,夫妻倆由衷地為他感到驕傲。
“我們只是盡一點微薄之力。”談及助學之舉,張曉曉語氣樸實。其實,彼時他們經濟并不寬裕,一邊要還房貸,一邊還要養(yǎng)育兩個孩子。但張曉曉和李樹峰始終堅信:“教育能改變命運,能給一個家庭帶來希望。”
在家庭生活中,他們夫妻二人互敬互愛,分工協(xié)作。張曉曉工作繁重,經常挑燈夜戰(zhàn)備課,李樹峰則默默承擔起全部家務,讓妻子無后顧之憂。這種“你沖鋒我守家”的默契,是他們婚姻中最溫柔的守護。
李樹峰曾在郭磊莊鎮(zhèn)初級中學擔任語文老師。2019年至2021年,李樹峰曾擔任義興堡村駐村幫扶干部期間,他為村小學義務開設了閱讀和寫作課。課堂上,他用生動的語言、真實的案例,引導孩子們閱讀經典、感悟人生,提升寫作能力的同時也培養(yǎng)他們愛國、愛家、自立、自強的精神。孩子們都親切地稱他為“編外老師”。
孝老愛親,是張曉曉夫妻二人用實際行動詮釋的家風傳承。他們不僅悉心照顧自己孩子,還時刻牽掛著雙方老人。幾年前,婆婆因病住院,張曉曉日夜陪護,端茶送水,噓寒問暖,用無微不至的關懷鼓勵老人積極治療,最終使婆婆身體順利康復。這份孝心也悄然傳遞給他們的孩子,成為家風代代相傳的力量。
張曉曉家庭,用愛與責任構建起一個溫馨的港灣,也用實際行動向社會傳遞了向善的正能量。正如他們所言:“我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希望能用自己的微光照亮他人。”這個充滿愛與希望的家庭,正以最溫暖的方式詮釋著新時代文明家庭的幸福密碼。(記者 呂慧 通訊員 邢鵬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