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保定驢火”遇上“石家莊板面”
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還記得上周六(10月11日)
“河北五超”第九輪上演的“神仙打架”嗎?
聯賽“領頭羊”、八場不敗的保定隊
與主場作戰的石家莊隊狹路相逢
最終以3:3的平局收場
此役過后
保定隊以八勝一平的不敗戰績積25分
穩居積分榜榜首
而昨晚(10月18日)
戰火重燃的“河北五超”第十輪
“領頭羊”保定隊遭遇“射手王”邯鄲隊
依然以5:4的比分笑到最后
繼續領跑積分榜
十戰不敗
保定憑啥這么強?
“冠軍搖籃”“游泳之鄉”
“全國籃球城市”“全國乒乓球重點城市”
“中國田徑高水平后備人才培訓基地”
“全國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
“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
……
眾多title
彰顯保定這座“冠軍之城”的非凡實力
京師鎖鑰,畿輔重地
三千年古城,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這里是保定,一座“冠軍之城”
崇文尚武,讓保定積累了
豐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城市品格
2021年12月27日
保定被中國奧委會授予
“奧運冠軍之城”紀念獎杯
是全國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
多年來,保定也用實力證明
它擔得起這份榮譽
在保定市體育局大門西側
有一面高12米寬8米的“冠軍墻”
墻上貼著上百名保定籍冠軍的照片
錢紅、郭晶晶、龐偉、
王涵、李冰潔……
這些熟悉的名字在這里閃耀
截至2025年5月
保定已經走出了24名世界冠軍
36名亞洲冠軍、173名全國冠軍
是當之無愧的“冠軍之城”

當“冠軍”成為一面旗幟
人才積累也愈發深厚
截至2024年6月
保定市探索形成了
以360所體育傳統項目學校、261所新型體校
76所青少年體育俱樂部、1所體育幼兒園為“龍尾”
以5所縣(區)級體校
40所市級青少年體育訓練中心為“龍身”
以4所市級體校為“龍頭”的
一條龍全鏈條青少年體育訓練模式
為持續培養冠軍創造可能

在保定市第二業余體校,教練員孫笑冬帶領學生進行射擊訓練。
在保定
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享受
中國排球超級聯賽、全國男排錦標賽
全國武術套路賽、全國排舞錦標賽
保定馬拉松等一流賽事
體育賽事的蓬勃發展
為這座常住人口909.9萬的華北重鎮
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讓整座城市洋溢著
活力四射、昂揚向上的現代氣息

2025年全國男排錦標賽第七輪,河北保定沃隸3比0戰勝浙江。 文發集團供圖
在保定
運動的活力早已超越競技賽場
融入尋常生活
近年來,保定持續深耕全民健身領域
從場地設施完善到賽事活動升級
從科學指導普及到服務體系優化
全方位推動全民健身事業高質量發展
新建25個匹克球場地
開展各類全民健身賽事活動569場
創新培育保定馬拉松等自主品牌賽事
從閃耀的“冠軍墻”
到“一條龍”的培養體系
從頂級賽事的承辦
到融入日常的全民健身設施
保定正以體育為筆
延續著這座“冠軍之城”的傳奇
這里是保定,一座古韻之城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保定素有 “京畿重地”“北方都會” 之稱
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之一
易水河畔塵封千年的燕下都遺址
訴說著一個時代的繁華與滄桑
滿城漢墓的驚世發現
更讓“中山古國”聲震寰宇

保定滿城漢墓出土錯金博山爐。河北日報記者 趙杰攝
一座總督衙署,半部清史寫照
直隸總督署作為中國保存最完整的
清代省級衙署
187年間歷經99任次、74位總督
清朝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
幾乎都與此地密切相連
保定十分嫵媚色,竟有七分在蓮池
坐落在保定老城中心的古蓮花池
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園林之一
十二景曲徑通幽處,碑碣石刻林立
這座古典園林曾是直隸省的高等學府
蓮池書院所在地,雕梁畫棟間
仿佛還回響著“北學南漸”的瑯瑯書聲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舊址靜靜矗立
作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規陸軍軍校
它見證了無數軍事人才的成長
也為保定的歷史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10月1日,游客在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保定西大街游玩,感受保定古城風貌。河北日報記者 許佳奇攝
青磚黛瓦、飛檐錯落
被譽為“直隸第一街”的保定西大街
“老字號”與潮牌店比鄰而居
古與今和諧共鳴
保定的文脈
藏在古城的街巷與衙署間
藏在眾多文化遺存里
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這里是保定,一座青春之城
“一眼千年”的歷史傳承之外
保定也是生機勃勃、潛力無限的
一座青春之城
“以青年之眼,觀世界之變”的
青年觀點傳承至今
近日
保定市成功入選
“大中城市外籍人才吸引力指數”全國十強
是河北省唯一入選城市
這意味著
保定為青年營造的創新沃土和宜居環境
同樣贏得了國際友人的認可與青睞
這就是保定魅力!世界認可!

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
作為全國首批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
保定在青年住房等問題上誠意滿滿
全市設立青年驛站30余家
建成保障性租賃住房1.2萬套
為符合條件的青年提供
最高130萬元的公積金貸款
短期免費、租房有補、安家無憂的安居體系
有效緩解了青年住房壓力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
保定全力營造的
“保定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保定更有為”生態
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青年近悅遠來
這里是保定,一座美食之城
當第一縷晨曦掠過大慈閣寺的灰瓦
保定西大街上的早點攤已氤氳起人間煙火
一口火燒,一碗小米粥
佐以一碟槐茂醬菜
這是最地道的“保定味道”
驢火驢火,誰吃誰火
天上龍肉,地上驢肉
驢肉火燒取材新鮮驢肉
配以香料長時間燉煮
外殼酥脆,肉質酥爛而不柴
劃重點
保定的驢肉火燒是圓的!!
在保定,除了驢肉火燒
還有一道火遍大街小巷的美食
牛肉罩餅
碗中放入撕好的餅片、牛肉片、蔥段
用高湯罩之數次
一碗香氣四溢、營養豐富的牛肉罩餅
讓人欲罷不能

“素顏”魚香肉絲、牛肉燒麥、
羊肉燉豆腐、醋溜木須、糖醋丸子…………
保定美食不止于此
對保定人而言
傳統美食既是一種身份認同
也是深入骨髓的文化符號
從閃耀的“冠軍之城”
到街頭巷尾的煙火氣
從直隸總督署的百年回響
到青春街區的蓬勃朝氣
……
今天的保定
將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
融入了三千年的歷史文脈
這里,既有承載歷史的厚重底蘊
也有撲面而來的年輕活力
這里是保定
一座值得細細品讀的“寶藏之城”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