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昀依
鋼軌在視野中延伸,宛如兩條細長的絲帶,穿梭于廣袤的大地,串聯起無數的風景與故事。于我而言,鐵道不僅是一種交通方式,更是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窗,沿途的每一幕風景,都鐫刻著獨特的記憶與情感。
踏上列車,透過車窗,城市的喧囂漸漸遠去。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城郊的田野。初春時節,大片的土地被翻新,褐色的泥土泛著濕潤的光澤,仿佛是大地書寫的詩篇。勤勞的農民駕駛著拖拉機在田間穿梭,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田園耕作圖。
作者:學生張焯煊
沒過多久,田野就被嫩綠的麥苗覆蓋,微風拂過,麥浪輕涌,沙沙作響,像是大地在吟唱著生命的歌謠。而到了夏秋,金黃的稻穗低垂,飽滿的玉米挺立,沉甸甸的果實彰顯著豐收的喜悅,空氣中彌漫著農作物特有的清香,讓人沉醉其中。
列車繼續前行,穿越山林。茂密的樹林宛如綠色的海洋,高大的樹木遮天蔽日,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落,在地上形成斑駁的光影。清晨,樹林間霧氣繚繞,宛如仙境,隱約能聽見鳥兒清脆的啼鳴,為靜謐的山林增添了幾分靈動。松鼠在樹枝間跳躍,身影敏捷,偶爾還能看到野兔在林間一閃而過。
作者:學生譚沐妍
秋天的山林則是五彩斑斕的世界,楓葉紅得似火,銀杏葉黃得燦爛,與蒼翠的松柏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當列車穿過隧道時,短暫的黑暗與出隧道瞬間的光明交替,帶來一種奇妙的視覺沖擊,仿佛經歷了一場時空的轉換。
鐵道也會沿著蜿蜒的河流延伸。平靜的河面如同一面鏡子,倒映著藍天白云和兩岸的景色。偶爾有魚兒躍出水面,打破水面的平靜,蕩起一圈圈漣漪。河岸邊,垂柳依依,柔軟的枝條隨風飄動,仿佛在向過往的列車招手。若是在清晨,河面上會升起一層薄薄的霧氣,如夢如幻;傍晚時分,夕陽的余暉灑在河面上,金光閃閃,與天邊的晚霞相互輝映,美不勝收。有時還能看到漁民劃著小船在河中捕魚,他們的身影與自然景色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幅和諧的水鄉畫卷。
作者:學生楊盛焜
除了自然風景,鐵道沿線的人文景觀同樣令人著迷。途經一些古老的村莊,白墻黑瓦的房屋錯落有致,炊煙裊裊升起,充滿了生活的氣息。村口的老槐樹見證了歲月的變遷,樹下坐著閑聊的老人,嬉戲玩耍的孩童,構成了一幅溫馨的鄉村生活圖景。還有一些具有特色的小鎮,街道兩旁是古色古香的建筑,傳統的手工藝品店、小吃攤散發著獨特的魅力。當地居民的生活節奏緩慢而悠閑,與列車上匆匆而過的旅客形成鮮明的對比,卻也讓人感受到一種別樣的寧靜與美好。
作者:學生于梓涵
而在漫長的鐵道旅途中,最動人的風景或許還是那些同行的旅人。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身份和故事。坐在我對面的可能是一位懷揣夢想,前往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他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旁邊或許是一位歸家心切的游子,緊緊抱著行李,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也可能是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出游,孩子們興奮地指著窗外的風景,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與這些旅人的短暫相遇和交流,也成為了鐵道風景中獨特的一部分,讓我感受到人生的豐富多彩。
作者:學生張鈺
我的鐵道之旅仍在繼續,每一次啟程,都有新的風景等待著我去發現。那些沿途的自然景觀、人文風情以及旅途中的點滴故事,就像一顆顆璀璨的珍珠,被鐵道這根絲線串聯起來,構成了我生命中最珍貴的記憶畫卷,也讓我對未知的旅程充滿了無限的向往和期待。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