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即時新聞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河北

奮進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織密民生保障網 繪就幸福新圖景

2025-11-23 11:06:08  來源:河北新聞網

  文字整理/高珊 制圖/展茂光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11月21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對外公布“十四五”河北民政系統高質量發展成效。

  從兜底保障到養老服務,從社會組織培育到慈善力量匯聚……翻看這份厚重的民生答卷,一項項務實舉措正逐步轉化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與便利,不斷提升著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織密民生保障網,基本民生保障“擴圍提標”

  社會救助是保障基本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穩定的基礎性制度安排。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曉妍介紹,“十四五”以來,我省常態化保障低保對象158.9萬人,特困供養人員26.2萬人,全省城鄉低保平均標準五年來分別增長12.3%和30.1%。

  有效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背后,是“十四五”以來我省聚焦困難群眾急難愁盼,不斷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穩步提高兜底保障水平。

  張曉妍介紹,我省通過健全“大數據+鐵腳板”主動發現機制,實現了對困難群眾的精準識別和及時幫扶。救助范圍從傳統的低保、特困人員拓展至低保邊緣家庭和剛性支出困難家庭,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綜合救助格局。

  圍繞提高困難群眾救助水平,我省綜合考慮城鄉人均消費支出和財政可承受能力等因素,科學調整低保標準。

  此外,我省建成困難群眾動態監測信息平臺,進一步健全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實現救助資源統籌銜接,救助信息聚合共享,救助效率有效提升。同時,探索開展服務類救助模式,推動社會救助由單一物質救助向“物質+服務”綜合救助模式轉變,社會救助服務效能持續提升。

  殘疾人是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的群體。在殘疾人福利保障方面,河北持續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不斷提升殘疾人生活品質。

  省民政廳社會事務處處長、一級調研員尹學廣介紹,“十四五”期間,河北先后3次提高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累計發放資金62.88億元,減輕殘疾人家庭生活壓力和照護負擔。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省扎實開展“精康融合行動”,幫助精神障礙患者提升生活自理、社會適應和就業能力,更好回歸和融入社會。截至目前,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已經覆蓋全省99%的縣(市、區),累計服務患者2.5萬人。

  尹學廣介紹,聚焦解決殘疾人特別是重度殘疾人急難愁盼問題,我省將進一步健全分層分類的照護服務體系,重點關注“老年父母+殘疾子女”家庭,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將其中享受低保的重度殘疾人納入集中照護范圍,鼓勵有條件的地方依托養老、社區等服務設施為重度殘疾人提供日間照料服務,推動智能機器人等康復輔具在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領域的應用,努力為殘疾人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服務。

  優化民生服務,托起百姓“穩穩的幸福”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和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關系到社會和諧穩定和經濟社會發展。“十四五”以來,我省民政系統統籌推進老齡工作與婚姻家庭建設,既解決“老有所養”問題,又為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創造條件。

  五年來,河北積極構建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推進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張曉妍介紹,為讓老年人享受“家門口”的養老服務,我省在全國率先制定基本養老服務清單,1.8萬名養老護理員持證上崗。各地因地制宜開展養老助餐服務,青縣孝老食堂、寧晉智慧助餐等典型模式不斷涌現,“樂享河北”養老品牌日益響亮。

  6月21日,冀州區婚姻登記服務中心內,一對情侶一起制作“百喜圖”。河北日報記者 焦磊攝

  與此同時,我省統籌推進婚姻管理服務改革,增強服務意識,優化服務舉措,提升服務質量。

  尹學廣介紹,今年5月,婚姻登記全面實施“全國通辦”,徹底打破婚姻登記戶籍地限制。截至目前,全省已辦理跨省婚姻登記5048對,其中結婚登記3547對。

  為促進婚姻家庭和諧穩定,我省191個婚姻登記場所全部設置婚姻家庭輔導室,配備專業化輔導隊伍,年均服務超過1.6萬人次。

  激活社會力量,構建基層治理“共同體”

  面對公共服務需求多元化等挑戰,河北民政系統積極引導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民生服務新格局。

  “十四五”期間,全省依法登記社會組織達到3.9萬家,社會組織參與招商引資、鄉村振興項目4300個,提供就業崗位5萬個,減免行業協會商會涉企費用1.3億元。

  社會組織已成為推動河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如何引導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一級調研員秦昌輝介紹,我省將進一步強化制度建設,制定出臺涉企收費、社團年檢、章程文本等規范性制度,完善稅收優惠、購買服務等政策機制。

  不僅要扎牢制度籠子,更要強化監督管理。秦昌輝介紹,“十四五”期間,全省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136個,行政處罰167家,吊銷撤銷688家,形成了風清氣正的社會組織發展環境。

  此外,我省將進一步強化培育引導,圍繞全省重點產業、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布局,培育一批科技型社會組織,以新技術、新模式、新產業、新動能引導社會組織提質增能。

  在社會治理中,慈善組織發揮著積極作用。目前我省登記注冊慈善組織749家,較五年前增長52.9%。

  省民政廳慈善事業促進處處長、一級調研員田建中介紹,依托這些慈善組織,聚焦群眾需求,我省打造了包括愛“心”行動、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夢想口袋等具有良好口碑和社會影響力的慈善品牌項目,為民生改善、鄉村振興與社會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撐。

  與此同時,我省大力發展社區慈善,著力打造社區慈善生態圈。石家莊市探索建立基層慈善工作站,結合“小社九助”品牌,開展“微慈善社區基金”“慈善公益集市”等公益項目,累計服務人群20萬人次;保定市將慈善工作融入基層社會治理,推動110多個村(社區)慈善基金試點快速落地……

  一個個慈善項目緊扣時代脈搏,在扶弱濟困、扶老助孤、恤病助殘、鄉村振興等方面主動擔當作為,將社會關愛精準滴灌到亟待溫暖的角落。(河北日報記者 高珊)

編輯:蘇 穎
責編:王 衛
審核:閆振寰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口县| 临泉县| 陇川县| 浑源县| 旺苍县| 惠来县| 洪湖市| 谷城县| 临汾市| 无锡市| 汨罗市| 梅河口市| 青海省| 镇平县| 沾益县| 凤山县| 铜陵市| 新安县| 奉节县| 林州市| 新野县| 东方市| 六安市| 永清县| 太仓市| 牟定县| 乐平市| 灵山县| 磐石市| 池州市| 太白县| 雅江县| 迁西县| 乐清市| 宝清县| 汪清县| 北票市| 无为县| 和顺县| 兰溪市| 西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