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11月18日電(記者王豐、邵琨)18日,我國首個配置冷卻塔的“華龍一號”核電機組——中廣核山東招遠核電項目1號機組順利完成核島第一罐混凝土澆筑,標志著該項目一期工程建設全面啟動。
山東招遠核電項目位于煙臺招遠市張星鎮,是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在全國布局的第十個核電基地,規劃建設6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項目全部機組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達500億千瓦時,可滿足約500萬人口的年生產生活用電需求,等效每年減少標準煤消耗約152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4620萬噸,環保效益相當于植樹造林超11萬公頃。
“項目最顯著的特點是配置了高達203米、淋水面積為16800平方米的高位收水自然通風冷卻塔,首次將二次循環冷卻技術應用到了‘華龍一號’機組上。”山東招遠核電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喻向東介紹,冷卻塔將核電站常規島的直接冷源由大海變為大氣,依托大氣熱阱帶出常規島熱力循環余熱,海水僅作為補充水源。這一設計不僅實現了冷卻水的循環使用,還大幅降低水頭和能耗,最大程度降低飄水率,有力保障了冷源安全。
據介紹,高位收水自然通風冷卻塔憑借自身蓄水量,在失去廠外補水的特殊工況下,仍可確保機組連續運行不少于2小時,為極端情況下機組安全穩定退出預留“緩沖帶”。此外,項目還首次為“華龍一號”配置核級機械通風冷卻塔,其自備大容積水池可在失去補水情況下,為反應堆提供不少于30天的冷卻能力,進一步強化核島冷卻保障。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