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趙文君)記者17日從市場監管總局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標準化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根據電池使用壽命推算,我國即將迎來動力電池規模化退役階段。預計到2030年動力電池回收國內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
據統計,2024年國內動力電池回收量突破30萬噸,對應市場規模超480億元。
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司司長劉洪生說,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等相關部門,圍繞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全產業鏈,積極推進相關國家標準研制發布,為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截至目前,我國已發布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國家標準22項,涵蓋動力電池回收通用要求、管理規范、拆解規范、余能檢測、再生利用、鋰離子廢棄物回收利用、再生黑粉等多個方面,有力支撐和引領動力電池回收產業高質量發展。
福建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謝再春介紹,福建省作為全國動力電池產業的重要生產基地,實現了科技創新與標準研制深度融合,形成了可復制推廣的標準化示范模式。
寧德時代子公司邦普循環將自主研發的DRT定向循環技術轉化為先進標準,實現鎳鈷錳回收率99.6%、鋰回收率96.5%,2024年處理廢舊電池超12萬噸,再生鋰鹽1.71萬噸。
泉州清能公司通過構建標準體系,2024年處理退役電池237噸,減碳238噸,產值達2300萬元。
劉洪生表示,下一步將加快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標準體系建設,圍繞動力電池綠色設計、余能檢測、放電、存儲、定向循環等方面,推進相關國家標準制修訂,更好發揮標準支撐引領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作用。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