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頭醫院三四級手術比例、縣域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鹫急?、縣級派駐醫師診療人次三項指標進入全省前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占比位居全省第四……在省衛健委最近發布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情況通報中,我市多項核心指標實現進位達標,體現出縣域醫療服務能力的顯著提升。

為了讓群眾實現就近“看上病”“看好病”,近年來,我市堅持市級牽引、縣級帶頭、鄉村聯動,統籌推進14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通過資源下沉與機制創新,逐步暢通分級診療通道、補齊診療能力短板、提升協同服務能力,實現域內“組織全覆蓋、資源全整合、服務全延伸”的發展格局。

市委、市政府始終將醫共體建設納入“一把手工程”推動落實,定期召開專題會議調度;市衛健、財政、醫保等責任部門同向發力,形成“市級統籌定政策、縣區主責抓落地、鄉村聯動強執行”工作格局。各縣區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醫共體管理委員會,成員單位各司其職,構建起“黨政主導、部門協同、上下貫通”的組織體系。以縣級龍頭醫院為牽頭單位,14個縣區共同組建了覆蓋242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實現“縣區全包含、鄉鎮全覆蓋”;同步完成醫共體五大管理中心建設,牽頭醫院設置率均達100%,轉診會診中心實現全覆蓋掛牌,形成“縣鄉一體、資源共享”的縣域醫療網絡。截至目前,縣級醫療機構向基層派駐人員404人次,基層診療人數較上年增加66295人次;醫學檢驗、影像、心電診斷中心累計上傳報告5萬余份,為基層患者節約費用116萬余元。

我市還從暢通分級診療、強化資源共享、提升協同服務等方面多維發力激活組織效能。以轉診會診中心為核心,聯動醫學檢驗、影像、心電三大共享中心,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結果互認”全鏈條銜接,避免患者重復檢查;明確縣鄉村三級轉診標準,實現檢查檢驗結果互認、診療數據實時共享。建立“轉診專員+多部門聯動”服務模式,為患者提供從申請、對接、轉運到后續跟蹤的全流程服務,聯動專家庫資源,對發現的疑難病例優先安排專家會診,避免患者跨市就醫。構建專家資源共享體系,打破優質醫療資源地域壁壘,對接京津優質醫療資源,形成“域外專家撐頂、域內專家強基”的資源格局。推行“縣域專家互派”制度,建立“優勢互補”互派清單,根據各縣區??苾瀯莶町?,按需申請專家短期駐點,并在縣區醫院、鄉鎮衛生院公示欄同步更新,確?;鶎印罢业玫健⒂玫蒙稀?。以五大管理中心實質化運行為核心,對14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開展覆蓋式督導,實現牽頭醫院設置率100%,推動“人財物”統管落地見效。實施“人才、技術、服務、管理”下沉工程,每年選派縣級骨干醫師駐點基層坐診,幫助基層開展新技術新項目1185項;統一縣域醫療質控標準、藥品目錄與信息系統,推動醫共體“一體化管理、同質化服務”。通過一系列舉措,我市慢病管理能力顯著提升,慢病規范化管理格局初步形成,縣域醫共體建設均衡性大幅改善。(胡程利 張文杰)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