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崇禮奧運村內,張家口市冰雪運動學校足球場上傳來清脆的哨聲,奧峰足球俱樂部的小將們正在進行著日常訓練。
不久前,由張家口冰雪運動學校奧峰足球俱樂部培養的青少年們,剛剛以7勝1負的戰績斬獲2025河北足球聯賽亞軍,成功晉級中冠聯賽。從1985年河北省體委授予“足球城”稱號,到如今體教融合新模式引領發展,張家口足球完成了從歷史榮光到時代新篇的精彩跨越。
歷史厚土:足球城的榮光印記
張家口的足球基因,早已深植于城市肌理之中。1951年察哈爾省首屆運動會設立足球項目,以張家口球員為主組建的省隊征戰華北區賽事,開啟了當地足球的系統發展之路。1959年張家口市體育學校設立足球班,成為培養專業人才的最早搖籃,首任教練張錦帶領弟子們奠定了硬朗細膩的技戰術風格。

20世紀七八十年代,張家口足球迎來黃金時代。1972至1988年間,多次承辦全國、省級性足球比賽。1971年,張家口少年隊參加河北省比賽以全勝戰績奪冠,隨后代表河北參加全國分區賽,連克廣東、湖北等傳統強隊斬獲冠軍,一舉奠定“河北足球三雄”地位。1983年,國家體委將張家口列入全國20個重點足球地區,1985年河北省體委正式授予“足球城”稱號。1971至2005年間,張家口累計向外輸送足球人才200余人,河北省足球隊鼎盛時期,20余名隊員中就有5至7名來自張家口,成為名副其實的“足球人才搖籃”。
21世紀的今天,塞外山城的綠茵記憶從未褪色,“足球之城”的榮光正被張家口全市上下的熱忱與實干重新喚醒。從政策布局到全民參與,從青訓扎根到賽事燃城,這座城市正以全方位的努力,讓足球火種重燃燎原之勢。
這份努力,扎根于體系化的頂層設計與基礎夯實。市政府出臺《體育強市十條》措施,以“政府主導、學校參與、社會協同”構建發展格局,更通過“大體校”改革將體校職能轉向管理服務,培育起體校、學校、俱樂部等多元培訓主體。硬件設施同步升級,社會投建足球場實施補貼保障低價開放,體育公園等惠民場地參照大賽標準改造,只為讓群眾“放開打、痛快踢”。如今全市半數以上學校開設足球課,體育傳統特色校成為人才培育沃土。
這份努力,凝聚于人才梯隊的蓬勃生長與全民熱情。通過“大清河人才扶持計劃”與教練員分級管理,全市足球培訓主體增長2倍多,教練員增長近4倍,注冊運動員翻番。從校園綠茵的啟蒙到職業賽場的突破,從惠民場地的普及到品牌賽事的燃動,張家口正以全鏈條的深耕,讓“足球之城”的名片愈發鮮亮。這份跨越年齡與行業的共同努力,終將讓山城足球在更廣闊的舞臺上綻放光彩。
體教融合:“3+4”模式帶來創新突破
當前,青少年足球發展的痛點是什么?是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的斷層?還是職業與學業的沖突?足球的振興不只是張家口一座城市的目標,也是整個中國的目標。
帶著這一目標,2024年6月,張家口市冰雪運動學校正式成立,足球和冰雪成為該校兩大核心項目。2024年11月,張家口市冰雪運動學校申報的“3+4”貫通培養項目獲批,足球項目實現了和河北北方學院的“3+4”貫通。這一提前布局的人才培養體系,成為激活“足球城”發展新動能。
“其實每年只有很少一部分熱愛足球的青少年去了專業俱樂部發展,很多優秀的足球‘苗子’依然在學校。”冰雪運動學校教練張淇負責著11/12年齡段足球教學,在他看來,學校和俱樂部聯合培養足球人才的新模式是一種創新突破,“3+4”貫通培養體系為足球運動員直升本科提供了學歷保障平臺,張家口市冰雪運動學校旗下的奧峰足球俱樂部為足球運動員規劃職業路線。
目前張家口市冰雪運動學校奧峰足球俱樂部已經建成完備的梯隊,學校面向全國招生,從小學三四年級開始選拔引進優秀足球運動人才,制定科學訓練計劃進行培養,已有新疆、上海等地的優秀生源慕名而來成為簽約球員,完成了U12、U14、U16、U18四個梯隊的組隊,打破了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斷層的困境。
15歲的新疆少年艾比布拉就是其中之一。從小熱愛足球的艾比布拉2024年跟隨所在學校到張家口市冰雪運動開展足球集訓,短暫的時間讓他喜歡上了這里的教學模式。“學校采用早訓+上午文化課+下午專業訓練的日常模式,足球訓練的時間更長,練習更加系統化。”艾比布拉稱。
一直踢前鋒的14歲少年冀雨晨則來自崇禮當地。進入冰雪運動學校前,他剛剛參加完河北省青少年足球錦標賽,帶著對足球運動的夢想他入校了冰雪運動學校。“學校幾乎每周都有比賽機會,作為張家口人為振興‘足球之城’我會更加努力。”提到重燃“足球之城”,少年的臉上燃起了笑容。
此外,學校“一隊一師資,師隨隊走”的創新模式破解了學訓矛盾。學校為每支球隊配備固定師資團隊,外出賽訓時實行教師隨隊教學,確保“不誤學、不誤練”。目前學校已配備40多名中高級職稱教師,今年還通過碩博人才引進計劃強化語文、數學、思想政治等主科教學力量,為文化課質量提供堅實保障。
在冰雪運動學校,記者看到,這里的少年們無一例外帶著振興中國足球的夢想而來。交談中,教練張淇信心滿滿的告訴記者,“足球運動出成績只是時間問題。”記者了解到,如今學校的少年們已經斬獲了2025河北足球聯賽U18組亞軍,順利拿到2026中冠聯賽入場券。并在河北省青少年足球錦標賽中,U12隊伍勇奪冠軍,U14和U16隊伍均取得佳績,同時U16隊伍參加“百年名校杯”“冀萌杯”、張家口足球超級聯賽均有上佳表現。
聯賽筑基:全民足球漸成氣候
張家口足球在傳承中煥發新生,足球聯賽的蓬勃發展讓“足球城”的熱度持續升溫。2018年起步的張家口足球聯賽,如今已升級為頗具影響力的“張超”賽事,六十多支俱樂部、數千名參賽者構建起覆蓋成年組及U8至U18全年齡段的賽事體系,實現了“天天有比賽、周周有大賽,節假日滿賽”的常態化辦賽格局。

周末的張家口各區縣足球場,總能看到不同年齡段球員的身影。在人民公園體育場,成年組聯賽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場邊既有拉拉隊,也有舉著加油牌的年輕觀眾;全民健身中心籃球場,孩子們在教練指導下練習傳切配合。數據顯示,“張超”聯賽每年吸引數萬余人次觀賽,甚至有北京、大同等地的愛好者專程前來觀賽,賽事影響力已輻射至周邊地區。
市場化運作的成熟讓聯賽具備了自我造血能力。通過招商贊助、場地運營、賽事直播等多元渠道,張家口足球聯賽實現了從政府主導到市場驅動的轉型,賽事經濟成為城市發展的活躍細胞。張家口市足協負責人介紹,聯賽已建立起完善的競賽組織、裁判選派、紀律仲裁體系,注冊球員超過3000人,基層足球俱樂部數量較五年前增長了兩倍。
校園足球的蓬勃發展為聯賽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從2015年到2024年全市共有154所學校被評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全市66所市級體育傳統特色學校,25所省級體育傳統特色學校成為足球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大清河人才扶持計劃搭建起社會俱樂部發展的快車道,體教融合政策讓足球訓練貫穿中小學教育全過程。
業余足球與專業體系的銜接更趨緊密。2025年,張家口市冰雪運動學校奧峰足球俱樂部U18男足晉級中冠聯賽,這支隊伍中不少球員來自校園足球聯賽和“張超”青少組賽事,實現了從業余賽場到職業準入的跨越。
“聯賽不僅是競技平臺,更是人才篩選的漏斗。”市體育局副局長邵立表示,通過聯賽數據追蹤和梯隊選拔機制,全市已有一批青少年球員進入專業訓練體系,形成了“全民參與——聯賽選拔——專業培養”的良性循環。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這座有著深厚底蘊的“足球城”正以“3+4”貫通培養為支點,以全民聯賽為基礎,以職業發展為牽引,在綠茵場上續寫新的篇章。張家口的足球活力在新時代的陽光下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馬國萍 楊寧寧 任杰)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