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來農商銀行積極響應國家戰略,按照省聯社“1357”規劃,深耕“科技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五大領域,創新服務舉措,以實際行動踐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使命,為縣域經濟發展貢獻農商力量。
科技金融——智慧化升級,服務更高效。緊密結合地方產業特點,聚焦“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等在發展中的難點和痛點,出臺了《“專精特新貸”管理辦法》支持“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中小企業,并成功發放了一筆200萬元的“專精特新”企業貸款。實施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護航”專項行動,并印發了《科技型企業貸款授信盡職免責管理辦法》,強化責任擔當,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點、統籌協調、全發展四項原則,把更多金融資源用于促進科技創新,根據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等不同發展階段科技型企業需求提供全生命周期多元化金融服務,護航科技型企業發展壯大,促進“科技一產業一金融”良性循環,構建科技金融服務長效機制,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科技強國建設。截至5月末,支持科技型企業24戶,金額19511.9萬元。全力打造“智慧廳堂”提升服務效能,開展智慧網點轉型工程,以9家試點機構為引領,逐步提高全行36家營業網點智能機具使用率,打造客戶體驗新場景,提升客戶服務新體驗。在試點網點擺放智慧柜員機、征信查詢機、開卡機、社保卡制卡機等智能機具,實現了柜面“瘦身”、業務“提質”,大幅縮短了業務辦理以及排隊等候的時間,緩解了柜面壓力,實現了有效分流。
養老金融——健全適老化體系,服務更貼心。健全“適老化”服務體系,涵蓋了網點環境改造、產品服務優化、智能設備升級以及專業人員培訓等多個方面。制定了適老化金融服務方案和適老化應急處置方案,對現有網點進行了無障礙設施改造,增設了老花鏡、助聽器、血氧儀、血壓儀、血糖儀、輪椅等老年常備用品千余件,同時向老年客戶開放衛生間、設立綠色通道、加裝扶手等適合老年客戶使用的輔助設施,打造老年人專用場所。設置業務咨詢臺,配備有親和力和良好溝通能力的廳堂服務人員,對行動不便、高齡老人主動攙扶,提供幫助。運用好“移動銀行”設備,為不便出行的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創新推出了“社保貸”信貸產品,推進60-65歲老年經營、消費貸款。同時,簡化業務流程,減少煩瑣的業務辦理手續,確保老年人能夠輕松辦理業務。此外,該行推廣老年版手機銀行等電子化產品,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在網點設立智能設備輔導區,安排專業人員現場指導,確保老年人能夠順利使用。組織開展了多期適老化服務專項培訓,使員工深刻理解老年人的需求,掌握與老年人溝通交流的技巧,提供更加貼心、周到的服務。
數字金融——數字化轉型,創新引領發展。該行積極響應國家數字化轉型戰略,加快推進金融服務數字化進程。全力推廣手機銀行、微信銀行、云閃付、數字人民幣等線上服務,宣傳線上辦理業務的智能性與快捷性,實現金融業務“24小時不打烊”,滿足了客戶多樣化的金融需求,讓客戶充分體驗到“數字金融”帶來的諸多便利,實現了讓業務辦理“活起來”的目標。截至5月末,手機銀行活躍用戶3.14萬戶,數字人民幣錢包簽約30398個。
綠色金融——助力綠色發展,共筑美好家園。制定綠色信貸相關政策,出臺《懷來農商銀行銀行信貸投放指引》,明確提出“大力發展綠色信貸,積極支持和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積極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科技自主創新”。實行分類管理,將客戶環境和社會風險情況作為對其評級、信貸準入、管理和退出的重要依據。根據所掌握的環保信息,對貸款客戶實行分類管理,對不同類別的客戶實行不同的授信政策,將信貸資源向戰略性新興產業、低碳循環清潔行業等領域傾斜。促進綠色信貸產品和服務創新,制定“綠色通道”機制,通過簡化信貸手續、優先調查、優先審批、優先安排信貸規模,全力支持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的優質項目發展。截至5月末,綠色貸款34戶、金額38720萬元,其中,支持基礎設施綠色升級企業11戶、金額7300萬元;支持節能環保產業企業12戶、金額17520萬元;支持清潔能源產業企業7戶、9900萬元;支持生態環境產業企業4戶、4000萬元。
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助力鄉村振興。該行始終堅持“支農支小”的市場定位,通過優化信貸結構、降低融資成本等方式,積極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持續推進“黨建+普惠金融”,加強與地方政府、農業部門的合作,深耕鄉村“一業一品”,制定金融服務方案,共同推動普惠金融政策的落地實施。創新產品,推出了“林麝養殖貸”“社保貸”“杏核貸”等一系列具有特色的金融產品,滿足客戶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截至5月末,雙基共建客戶貸款增加16656萬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10426萬元。城區信貸網點依托小貸中心運營機制,通過“網格化”營銷,深耕專業市場商戶、專精特新及小巨人企業、新市民等客群,加強公司類貸款營銷,深入推進“千企萬戶”營銷活動,領導班子與包聯部室深入一線對接營銷。截至5月末,貸款余額121.66億元,小微企業貸款85.77億元,普惠型小微貸款25.06億元。(記者 喬宏玉 通訊員 車敏)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