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日報記者 郝大釗 通訊員 高景山 劉蕓含 郝林海
近年來,懷安縣秉承 “生態立縣、產業強縣”發展思路,圍繞城市森林生態體系、產業體系、文化科普體系、惠民建設體系、森林資源保護體系,讓群眾推窗見綠、出門進林。
推進森林網絡體系建設。懷安縣對212個村進行了村莊綠化,樹種多采用國槐、 刺槐、 白蠟等冠幅較大、耐旱耐寒的闊葉樹種,輔以開花灌木點綴景觀,在優化居民居住環境的同時進一步扮靚城市形象。對縣域內管養國省干線公路和三級以上地方道路路面、道路附屬設施、道路兩側和行道樹空白處進行補植補造,共補植火炬12000穴, 補植油松1000株, 補植丁香300株,修剪行道樹10公里,進一步改善了路域通行環境。進一步加大礦山跡地綜合治理力度,共治理礦山跡地30處, 治理面積達6911畝。
推進森林健康體系建設。懷安縣共有44個苗圃, 育苗面積3684畝,全縣儲苗量3417萬株, 其中新育面積188畝,1185萬株。去年,該縣建設占地面積為11988平米的公園一處,在興安公園、一中路等節點補植油松、 樟子松、 四苗木、 碧桃、 白蠟、 云杉、 紫葉矮櫻、 丁香等喬灌木,并對壽桃山森林公園及懷遠路游園進行提升改造,栽植苗木1672株。完成中輕度退化林修復總面積3萬畝,完成重度退化林修復4萬畝,涉及31個鄉鎮。 持續增強防火巡護工作。
推進生態福利體系建設。 懷安縣大力支持產業基地建設, 扶持建設了林下產業生態走廊園區及西灣堡鄉北坡萬畝林果基地兩個大型基地。 同時以種植戶為單位, 對全縣2019及2020年經濟林進行驗收, 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助力扶貧, 依托各類現代農業園區, 建成一批帶動能力強的經濟林種業基地、 生產基地和加工基地。
推進生態文化體系建設。懷安縣歷來對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十分重視,通過對全縣古樹名木及后備資源進行普查、掛牌,建立古樹名木及后備資源檔案,嚴格落實屬地和權屬管理責任制, 古樹名木保護率達100%。2021年懷安縣全年義務植樹任務52萬株,新建3個義務植樹基地,全縣義務植樹活動盡責率達到86.3%。 深入開展林業法制宣傳教育,全面開展資源監管信息化建設,林業資源監管能力顯著提高。
截至目前,懷安縣林木覆蓋率為38.08%, 城區綠化覆蓋率為36.36%,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0.09平方米,城區主干道、次干道林蔭道路綠化率達到76.07%, 道路綠化率為86.06%, 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30%以上, 適宜綠化的水岸綠化率達到82.16%, 農田林網控制率達到82.16%,受損棄置地生態修復率達到88.76%。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