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鮮艷的赤松茸、香甜多汁的草莓、顆粒飽滿的酸棗、圓潤飽滿的西紅柿……充滿希望的陽光映照在各類特色農作物上,也點亮了農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時代浪潮中,懷安縣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優勢,把發展有機農業作為農業現代化轉型和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通過科學規劃布局、壯大經營主體、強化科技支撐等方式,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
以點帶面夯實發展基礎
懷安縣錨定2030年有機認證面積5萬畝、年產量1萬噸目標,全力打造“生態懷安·有機農品”名片,著力構建“一帶兩核多基地”格局。
“一帶”即左衛——柴溝堡洋河南岸有機農業觀光帶,融合特色蔬菜、林下經濟與農旅。“兩核”為懷安城——頭百戶鮮食玉米核心區、太平莊——第三堡特色雜糧生態養殖核心區。“多基地”覆蓋標準化種養及加工物流樞紐。同時,以亮點項目為發力點,以點帶面夯實全縣有機農業發展基礎。
依托德源樸門農場,建設集生態農業、文旅休閑、科普教育為一體的有機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區。規劃建設綠色有機水稻示范種植基地、稻漁共生種養基地等,著力打造有機農業種植基地建立稻鴨共生模式,通過有機種植方式生產,比常規稻米種植模式產值提高3—4倍;依托林下有機產業(赤松茸)基地,規劃發展“林菌、林藥、林果、林旅”等林下經濟模式,打造林下經濟發展示范樣板,形成有機農場與國有林場融合發展,林下產業與有機種植循環發展,實現生態保護和經濟效益雙贏;依托懷安縣高標準恒溫蔬果園區垣瑞有機(圣女果)農業種植基地,推進有機農業全產業鏈發展,基地正在規劃建設有機果蔬加工廠,建立“植物的一生”親子研學基地,實現農文旅融合發展;依托企美有機食品張家口加工園項目,規劃建設有機果蔬凍干、速凍等加工廠、研發中心等,配套建設保鮮冷庫。項目全部投產后,將年產1.52萬噸有機產品及保健品,年產值可達10億元。
推進有機農業高質量發展
走進位于左衛鎮東房子村草莓種植基地,大棚里顆顆草莓點綴在一片翠綠之中,分外好看。據了解,預計每個大棚年收入可達7萬多元。在懷安縣,得益于有機農業的持續發展,帶動越來越多的農民實現從“土里刨食”到“土里生金”的轉變。
作為傳統的農業大縣,近年來,懷安縣下大力氣對農業種植結構和種植模式進行改革,通過大力發展有機農業,帶動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該縣通過實施企美有機農業食品創新產業園,布局科研、檢測、認證等核心區,構建1個“有機種養+畜禽養殖”循環農業示范區,打造企文有機蛋雞、德源有機水稻等有機農產品種植、養殖、有機肥生產、加工等為一體的有機生態循環鏈條。規劃建設現代化有機加工產業園區,發展垣瑞有機圣女果、際源林下有機赤松茸等種植。推動“農業+”新業態發展,圍繞德源樸門等本地特色資源謀劃一批高端農文旅產業項目,建設有機農場、現代農業等研學基地,打造懷安有機農業區域品牌,開發具有本地特色的有機產品,豐富旅游消費業態。
同時,懷安縣著力提升產業數字化水平,實施玉米數字化智能化種植、肉羊黑豬數字化養殖等子項目4個,有效推動全縣特色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建立全程物聯監控、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等體系,大幅提升鮮食玉米和肉類產品產量品質。
林下生“金”注入發展新動能
走進位于金沙灘林場的德源農場赤松茸種植區,只見一行行鋪著基料的地壟整齊劃一,菌香透過泥土撲鼻而來,一朵朵“紅傘傘”也從中探出頭來,圓潤飽滿,長勢喜人。工人們穿梭在地壟間,輕輕扭動赤松茸根部,細心地將成熟的新鮮赤松茸摘下,整齊地碼放在籃子里,一筐筐鮮嫩的菌菇從棚內運送出來進行分揀和稱重。
公司負責人介紹,去年他們在金沙灘林場試種赤松茸近百畝并獲得成功。今年他們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種植面積擴大至1000畝,品種也從單一的赤松茸向多種食用菌拓展。
近年來,懷安縣把發展林下經濟作為促進農民增收、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讓“沉睡”的林地資源煥發出勃勃生機,把綠水青山變成了致富增收的“金山銀山”。該縣大力推廣“林糧模式”和“林藥模式”的林下經濟發展模式,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的原則,把發展林下經濟與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畜牧業發展、農業科技推廣等相結合,通過林下種菌、林下養雞、林下種草等多種模式,積極推廣發展林下經濟。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鼓勵種養大戶在林下搞作業、搞項目、搞創收,真正把林下產業搞成深加工、高附加值、帶動農民增收的產業。截至目前,全縣林下經濟面積3萬畝,年產值達800萬元,從事林下經濟發展的農業人口達5000人。
技術賦能推進產業縱深發展
懷安縣深入推進種業振興行動,加強地方優質種源保護開發力度實施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種業創新攻關、種業企業扶優、種業基地提升、種業市場凈化“五大行動”。加快培育“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著力培強種業龍頭,引進河北兆然種業公司,簽約兆然制種育種項目,專注于黍子種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項目正在建設中。加快提升畜牧良種引進、繁育、生產、加工和銷售產業體系建設,目前河北兆然種業有限公司育種制種項目、懷安縣家育黑豬育種養殖基地項目和河北芳草地牧業股份有限公司種雞場項目二期項目正在建設中。
該縣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企業參與,扎實推進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和承諾達標合格農產品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業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農業標準化生產覆蓋率達到81%以上。加快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生產規模占比達到18%。全面實施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抓好追溯體系建設。開展畜禽養殖用藥專項整治,嚴厲查處農獸藥殘留超標和違禁物質添加行為,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 (郝大釗 通訊員 楊陽 白雪冰 高景山)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