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換道超車”目標,核心在于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近年來,我市依托農牧交錯帶資源與京津冀區位優勢,以打造綠色農業、設施農業、品牌農業、數字農業“四型農業”為核心抓手,走出綠色發展新路徑,在農業產業升級中實現換道超車。
在綠色農業領域,我市堅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生態保護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目前,全市有機農產品認證面積達51.61萬畝,擁有102家有機產品認證企業、349個有機認證產品。張北縣打造壩上有機蔬菜“盒馬村”與有機燕麥“盒馬村”,借助數字化能力與全鏈路品控,實現從種植到加工的全程可追溯,既保障生態價值,又提升經濟收益。
設施農業方面,我市依據不同區域立地條件推進建設。壩下特色產業區利用山間盆地優勢,壯大葡萄、食用菌等特色產業集群;城郊融合發展區聚焦“張家口凈菜”品牌,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全市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130萬畝左右,產量580萬噸,設施農業占地面積達38萬畝,還與北京共建26家環京蔬菜生產基地,8家基地獲省“河北凈菜”生產示范基地認定,高效滿足京津市場“從田間到餐桌”的供給需求。
品牌農業是我市農業提質增效的重要支撐。針對傳統農業品類,我市著力打造特色品牌。作為國家馬鈴薯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張家口年生產原原種微型薯20億粒,種植面積穩定在120萬畝,產量300萬噸左右。雪川農業成為全國最大馬鈴薯種薯企業和亞洲最大薯條生產企業,其薯條產能位居亞洲前列。弘基農業年產全粉2萬噸,是全國唯一一家馬鈴薯全粉出口企業。在葡萄與葡萄酒產業領域,全市葡萄種植面積13.5萬畝,總產量24萬噸,規模和產量位居全省前列;47家葡萄酒企業年生產能力12萬噸,擁有長城、桑干等101個品牌。
數字農業則為我市農業注入科技動能,提升質量、產量與科技含量。重點建設的張家口農情智慧監測與服務平臺,綜合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通過衛星遙感AI引擎、高光譜/多光譜遙感等多元化數據采集系統,構建空天地立體化感知網絡,實時獲取農作物種植、管理、運輸、銷售各環節動態數據,實現全市域、全產業鏈信息化管理。智慧畜牧業方面,現代牧業(張家口)有限公司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智慧牧場,形成以蒙牛、伊利為代表的高端液態奶產業集群,以及以君樂寶旗幟乳業為核心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產業集群。
為實現農業產業換道超車,我市多方協同、精準發力。創新要素保障上,精準招商引資,截至9月底農業農村系統簽約項目116個,其中北京項目70個,引資額87.70億元;人才支撐上,培育高素質農民3100余人,建立實訓基地58個,引導123名農業專家下沉服務;優化創新生態上,推進北方特色農作物良種繁育基地建設,育成品種277個。( 亢春寧 溫雅茹)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