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橋西區鑫濟垣醫療器械倉儲物流園,包含辦公樓和倉儲中心的一期工程主體建筑已全部完工,設備調試完畢,整裝待發,已完全具備藥品倉儲轉運條件。該項目的快速推進與高效落地,是橋西區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工程”來抓,全力推動重點項目建設的生動實踐與縮影。

營商環境是區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橋西區委、區政府深刻認識到,唯有打造一片讓企業安心投資、放心發展、舒心經營的沃土,才能持續激發市場內生動力與發展活力。為此,全區以刀刃向內的決心和精準務實的舉措,開展了一場全方位、深層次的營商環境變革。
聚焦企業與群眾的辦事體驗,橋西區從政務服務大廳的“硬件”升級與“軟件”再造入手,不斷優化服務環境與流程。科學規劃布局,分設企業服務與便民服務兩大專區,讓辦事主體“對號入座”,精準高效;創新窗口設置,推出“無差別綜合窗口”實現一窗通辦,設立“高效辦成一件事”窗口破解跨部門難題,更以“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兜底解決各類疑難雜癥,回應群眾關切。同時,24小時“政事”自助服務區、舒適的休息座椅、完善的無障礙設施等貼心細節,共同構筑起一個便捷、溫馨、包容的政務服務新環境。

為將優質服務送達每一個市場主體,橋西區在規范市場環境、打造信用環境、健全法治環境、創新政務環境、優化要素環境等多個關鍵領域同步發力。通過放寬企業名稱登記事項調整限制,簡化注冊資本變更登記流程,暢通市場準入,深化人工智能在“雙盲”評審中的應用,實現招標投標監管全覆蓋,建立公平競爭審查機制,并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已查處侵權案件2起,有力維護了市場秩序與企業合法權益。全區社會信用體系持續完善,累計歸集信用數據1.9億條,通過搭建“信用+商會”場景、優化修復流程,已幫助23家企業完成信用修復,創新信用監管,排查失信企業150余家,并對守信企業實施“免申即享”政策激勵。已建立14家企業調解委員會,積極排查化解涉企矛盾,支持中正民商事金融調解中心發揮作用,推進民商事糾紛化解,組織律師進企業開展普法講座與免費咨詢20余次,加快破產案件審理,對5件“執轉破”案件全部立案,并通過24次“雙隨機、一公開”聯合檢查,營造了公平透明的法治氛圍。全省首個政務“云幫辦”平臺的推出,實現了政務服務從“面對面”到“屏對屏”的跨越,其中,“云勘驗”模式將傳統現場勘驗時間從平均5個工作日大幅壓縮至1個工作日,審批效率提升80%以上。創新打造的“會客廳”式企業服務中心,已為860余家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解決融資、用地等實際問題。此外,“延時服務”“預約服務”與“政事”自助區共同構建起“不打烊”的政務服務模式,目前已提供延時服務319次,預約服務33次。為激發市場活力,在金融要素上,通過多種渠道為300余家企業解決融資7億元;在人才要素上,舉辦15場招聘會,為106家企業解決用工1921人;在土地要素上,調整收儲53個地塊共2830.87畝,保障重大項目落地;在科技要素上,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積極爭取獎補資金119.9萬元,并創新采用高新技術企業前資助模式,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為打通服務企業的“最后一公里”,該區建立了《政企常態化溝通訴求辦理工作機制》,線上依托“企業碼上訴”“區長直通車”等平臺,線下通過政企座談會、包聯走訪等方式,廣泛收集企業訴求。截至目前,共收集訴求202件,已實打實解決164件。針對特殊群體推出的“政務助殘”“上門服務”等特色舉措,則實現了政務服務的“全覆蓋、無死角”,讓營商環境的溫度觸及每一個角落。
一系列扎實有力的“組合拳”,正將橋西區打造成為投資創業的熱土,一個效率更高、服務更優、保障更強的營商環境,已成為橋西區高質量發展的最強支撐和最亮名片。(趙彩芬 高陽 陳曉靜)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