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武即將開始。
農機手登車準備。
農機手操作機器采收玉米-1。
農機手操作機器采收玉米-2。
農業部門業務骨干收集機收損失-1。
農業部門業務骨干收集機收損失-2。
農機手將收獲的玉米進行集中、運輸。
宣布比武結果。
10月21日,我市玉米機收減損大比武(蔚縣賽區)火熱開賽,來自蔚縣各農機合作社的5名農機手同場競技,在金黃的玉米地里展開一場“顆粒歸倉”的技能比拼。經激烈角逐,選手張力以0.19%的最低損失率奪冠,參賽選手平均損失率達0.31%,展現出高超作業水平。
玉米是我市種植面積最大的糧食作物,推動玉米機收減損技能比武常態化,鞏固提升機收減損成果,對助力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本次活動由市農業農村局、蔚縣人民政府、蔚縣農業農村局聯合主辦,通過現場收集機收遺漏籽粒并測重的方式進行量化評估,以減損效果作為評價核心指標,嚴格貫徹落實“減損就是增產”理念,切實保障糧食安全。
比賽現場,一線專家講解玉米聯合收獲機調整調試和機手操作技巧后,5名熟練的農機手各自操作一臺性能狀態良好的新型玉米聯合收獲機進入劃定的作業區域。伴隨著陣陣轟鳴,一排排玉米植株連稈帶穗卷入機器“腹”中,摘棒、剝皮、秸稈粉碎等工序一氣呵成。幾分鐘后,作業區域內的玉米莊家被“一掃而空”,只留下一條條筆直的收割軌跡。隨后,市農業農村局、市農機技術推廣站、蔚縣農業農村局業務骨干迅速對機收損失進行測量和計算。
今年“三秋”(秋收、秋種、秋管)前,我市已開展機收減損培訓20余場,培訓農機手500余人次,發放技術資料2000余份,推動全市玉米機收平均損失率控制在2%以內,優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下一步,我市將持續推進“良田、良種、良機、良法”融合,加大高效低損農機補貼力度,推廣北斗導航應用,建立農機手常態化培訓機制,力爭進一步降低機收損失,助力糧食穩產增收,筑牢國家糧食安全屏障。(劉柱 王剛 田凱)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