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強化網上道德示范引領,市委網信辦面向全市征集系列“以網為媒”樹文明新風的優秀網民故事。他們中有借助網絡展現家鄉風采的基層媒體人,有在校園巧授防詐知識的中學教師,有心系群眾的社保宣講員,也有用愛心點亮公益之路的草根網紅……讓我們共同駐足這些溫暖瞬間,聆聽動人故事,感受赤誠初心,爭做新時代好網民,用凡人微光凝聚起奮進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劉暢:用鏡頭架起“小城之光”的國際橋梁
劉暢,宣化區融媒體中心記者。坐在剪輯室里,轉動著辦公椅,眼睛笑成月牙——這個在電腦前化身“賽博剪刀手”的新媒體小編,如今已是坐擁10000海外粉絲的“國際傳播體驗官”。她的作品下,跳動著各國網友的留言,記錄著一位中國小城姑娘與世界對話的奇妙旅程。
“小白”淬煉成“戰士”:指尖上的成長記

注:采訪返鄉女大學生
2022年初入行時,劉暢還是個“剪映都玩不轉”的“記者小白”。她白天跑現場,晚上熬夜剪視頻,硬是在新媒體戰場淬煉成能策劃、會采寫、精剪輯的“六邊形戰士”。讓她深刻領悟到傳播力量的,是她策劃剪輯的《寫中秋》。視頻帶著濃濃家鄉味,10萬+的瀏覽量里藏著將近100多條評論:“水是家鄉甜,月是故鄉明”“想家!”。特別是海外宣化游子“聽到久違鄉音想家了”的私信,讓她明白:藏在街巷煙火里的家鄉記憶,才是最動人的傳播密碼,短視頻不僅能“吸睛”,更能“走心”。
“0基礎”玩轉“國際流”:小城的出海記

注:加班剪輯視頻,將家鄉美景美食介紹給更多海外網友
2023年夏,剛接到“國際傳播”任務時,她的第一反應是:我都不知道什么是“國際傳播”。但這個姑娘骨子里有股沖勁,注冊賬號那天,她在筆記本上寫下“新手村任務:讓世界看見宣化”。
首條試水視頻,她選了宣化春節社火。鏗鏘鑼鼓開場,西游記師徒、舞龍舞獅、四大才子輪番閃現,瞬間抓住外國網友眼球。嘗到甜頭的她“腦洞大開”:古箏配樂剪古城雪景、AI繪制宣化建筑……粉絲量從0到10000,粉絲從留學生、華裔擴展到“中國文化發燒友”。德國網友甚至按她的視頻規劃了“宣化古城2日游”。她的推特賬號被評為全市優秀“網紅范本”。她笑稱自己是“用煎餅果子味的英語,講古城里的中國故事”。
“小鏡頭”傳遞“大溫度”:文化的介紹信

注:拍攝視頻,用鏡頭定格溫暖瞬間
“以前總覺得‘講好中國故事’很宏大,”劉暢說,“后來發現,鏡頭對準包子鋪的蒸汽、公園的廣場舞、街巷的叫賣聲,這些真實的生活切片,就是最有力量的文化輸出。”如今,她每天在海外賬號更新“宣化十二時辰”:清晨的早市煙火、午后的靜謐公園、傍晚的城墻落日。她鏡頭里的中國,不是教科書式的宏大敘事,而是帶著人間煙火氣的“活著的文明”。
當問及目標,她說:“希望外國朋友說起中國,不止長城熊貓,還能想起張家口的大境門、宣化鐘樓下票友的唱腔、牛奶葡萄的清甜。”最好的文化傳播,從不是單向輸出,而是雙向的看見——劉暢正用青春與熱愛,讓世界看見中國故事里獨特的“小城之光”。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