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的張家口,秋意漸濃,在市圖書館負一層展廳內卻暖流涌動。“見證80年·報答”主題展覽自9月3日開展以來,持續掀起觀展熱潮。220余幅珍貴照片,不僅系統呈現了張家口80年來的輝煌歷程,更成為串聯幾代張家口人集體記憶的情感紐帶。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張家口第一次解放80周年,同時還是《張家口日報》創刊80周年。80年來,《張家口日報》以筆墨為舟,書寫著張家口發生的滄桑巨變,記錄了張家口非凡的發展歷程。為全方位回顧和展示張家口從第一次解放以來,各個歷史時期披荊斬棘、奮發圖強的崢嶸歲月,系統呈現張家口8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張家口日報社從新聞人的視角,策劃推出了此次“見證80年·報答”主題展覽。
“浴火新生”展區內,1945年張家口解放時的歷史照片成為最動人的一幕。一位退休老教師在展板前久久佇立,手指微微顫抖地指向一張黑白全景圖,“這就是當時的大境門,那時候還是一條顛簸的黃土路,你看現在,大境門已修葺一新,周圍也早已是高樓林立。”不少銀發老人在此陷入沉思,他們在過去與當下的對比中,回想著張家口的變遷與發展。

“你看,這是紡織廠,你奶奶就是這其中的一員,這是爸爸小時候最熟悉的場景。”一位45歲的爸爸站在市毛紡廠的老照片前告訴12歲的兒子。“春潮激蕩”展區聚焦改革開放以來張家口的蛻變,真實再現了那個經濟活力迸發、發展日新月異的年代。養雞專業戶、市地毯廠、宣鋼開工奠基儀式、張家口地市合并大會……一張張老照片喚醒了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這是崇禮嗎?”“對,現在那里有世界上最棒的雪道。”一張2015年7月31日國際奧委會宣布北京和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的現場照片前,一對母女正在對話。在“感恩奮進”展區,這一時期的張家口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冬奧會舉世矚目,脫貧攻堅全面勝利,京津冀協同發展穩步推進,六大產業齊頭并進,高質量發展呈現勃勃生機。
“融媒生輝”展區則通過展現《張家口日報》從鉛字排版印刷到數字出版的演進歷程,折射出時代變遷。幾位“00后”大學生在1948年的老報紙前駐足良久。“我爺爺就是排字工人,”一位張家口學院大三學生對同學說道,“他說當年改一個字都要重新排版,現在小編在手機上就能完成一篇推送。”

盡管觀眾絡繹不絕,展廳內卻始終保持莊重靜謐的氛圍。人們或凝神觀看,或低聲交流,或拍照留念。來自懷來的攝影愛好者劉先生表示,“這些照片不僅記錄歷史,更指引未來。它們告訴我們從何處來,該往何處去。”

“從1945年到2025年,這些照片是80年來張家口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縮影。展覽用視覺語言講述了中國式現代化在張家口的實踐故事,讓人感觸頗深。”張家口察哈爾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李國欣在觀展后表示。

展期雖有限,記憶永留存。在一幅幅歷史照片前,市民們共同凝視時光的軌跡,在光影交錯中完成了一次跨越80年的時空對話。這座塞外山城的奮斗與輝煌、光榮與夢想,正通過這些定格的瞬間,流向未來。(王宋平 于格格)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