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宣化鳳凰山,坐落于趙川鎮的北部,主峰海拔1997.1米,為宣化境內最高峰。長城在此一躍而過,形成了金龍飛騰,彩鳳起舞的獨特景觀。 登上最高峰遠望:黃羊山、雞鳴山盡在腳下,真是"群峰羅列,視若兒孫"; 俯視洋河川,銀波閃閃飄玉帶,田野開畫屏,張家口、宣化、下花園縱橫百里,表煙點點,一目了然。

山上花繁草茂景色宜人,刺梅、丁香、芍藥、山菊等野生花卉爭奇斗艷競相怒放,多達七十種。各類林地兩千多公頃,森林覆蓋率高達70%左右。優越的植被、獨特的環境使這一帶形成了舒適怡人的小氣候,山澗飛瀑、泉水潺潺,林木茂密、草甸青青。珍禽異獸徜徉其間,鮮菇野菜隨處可見。更有虎嘯嶺、猴兒山、峪春湖、蝴蝶泉、大峽谷、一線天等景觀,奇峰幽谷,惹人愛憐,其景淳樸自然,令人忘返。

“古傳,天宮中的鳳凰仙子下凡游玩,留戀此山風光,憐愛難舍,流連徘徊,不慎被荊棘刮傷翅膀摔下山崖。幸遇三位淳樸山民相救,精心調治不久傷愈。為報答山民的救助之恩,仙子與三人相約荷鋤再登山頂。只見仙子向三人要過鋤頭順手丟入左、中、右三道大山溝中。頓時笙簫樂起、紅霞映天,三張鐵鋤灼灼生輝,變成三張金鋤鉆入土中。山民們正在驚愕之際,仙子已化成鳳凰,騰空而起、振翅飛天、回歸天宮。從此,這山便得名‘鳳凰山’,山下的前溝、后溝和正溝(當地民俗左為前、右為后、中為正)就都有了金礦。至今有民謠傳曰:鳳凰山下三道洼,三張金鋤露個把兒”。

一說,很久以前,鳳凰山有株參天梧桐,郁郁蔥蔥,遮蓋數畝蔭涼。一年夏天,從南方飛來一只鳳凰。看見此地山清水秀,盤旋幾圈后降落。天長日久,變成化石。人們遂為山起名鳳凰山。又說,鳳凰山周圍經常聽到神秘的鳥叫聲。半夜里群鳥起舞,刮風天雞叫聲飛揚,雷雨天傳來驚恐的長啼……三說,乾隆年間某冬天,直隸總督方觀承路過這里,認為此山是金鳳下凡,能屙金蛋,遂讓人們在山頂蓋了一座玉皇閣,壓住了金鳳的飛走。后來從山西來了一位和尚,也看出山上有寶,遂生邪人 念,半夜上山放火燒了玉皇閣,想把金鳳引到龍泉寺附近的村民聞聽消息。趕跑的和尚連夜用石頭壘墻重修了玉皇閣,廟再也燒不掉了,踩石頭時卻砍斷了山脈,折斷了鳳凰的左右翅膀,鳳凰的血滴染紅了石頭,再也不能展翅飛翔的山上也留下了血紅的石頭。

事實上鳳凰山及周邊地區確實蘊藏著豐富的金礦資源。遠在唐代,先民們就曾在此采金,至今古人的采金洞尚存。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這里先后建起了三座國有現代化金礦,都曾經連連續數年產金超萬輛,當地群眾也多因此致富。

鳳凰山雄偉險峻氣勢奪人,恰似一道天然屏障拱衛著大王川。山脊上磚石壘就的明長城雖久歷風雨早已坍塌,卻仍以其磅礴之勢橫亙東西,見證著歷史、書寫著滄桑,令人不禁肅然。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