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加強基本養老服務保障機制,完善老年人福利補貼制度,增進老年人福祉,根據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省實際,河北省民政廳、河北省財政廳就做好老年人福利補貼發放工作發出通知。
實行屬地化管理,原則上按戶籍地申請。由本人或代理人提出書面申請,經戶籍地所在村(社區)匯總后向戶籍地所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報送申請,并提交身份證、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也可通過河北政務服務網或使用智能手機登錄“冀時辦”APP進行線上申請,通過線上申請補貼的原則上不再填寫紙質申請表。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接到申請后,應在3個工作日內將申請材料錄入“河北省養老信息管理系統”,核驗相關信息并提出初審意見。初審合格的,提交縣級民政部門。初審不合格的,需書面告知申請人。
老年人福利補貼實行社會化發放,通過銀行、信用社等代理金融機構直接發放到申請人賬戶,原則上按月發放,特殊情況下可按季度發放。養老服務補貼、護理補貼,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實現的,發放方式和發放流程按照當地具體規定執行。
老年人的年齡、經濟狀況、身體狀況等發生變化時,應自變化次月起及時調整。需要停發的,應自變化當月起3個月內完成停發手續辦理。在辦理停發手續期間已發放的補貼,原則上不再追回。
老年人戶籍發生遷移時,轉出地應從辦理轉移手續的次月起停發補貼資金;轉入地應在確認接收信息后的次月起,按照當地標準發放補貼。
各級民政部門要主動向當地黨委、政府匯報,不斷優化服務供給,建立健全統籌協調、分工合作的協作機制,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資金保障。依托“河北省養老信息管理系統”,簡化受理審批手續,積極推進與公安、人社、衛健等部門的數據互聯互通,強化數據比對,及時發現重復領取、不符合條件領取等異常情況,做到精準識別、精準發放、精準管理。各級民政部門及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加強政策宣傳工作,采取多種形式讓老年人及其家屬充分了解政策內容、申領流程和實施規范。持續深化服務方式改革,優化申領程序,推行“最多跑一次”“一站式服務”等便民舉措,推廣“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各級民政、財政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各司其職,規范做好老年人福利補貼發放工作。
發放對象和標準
●高齡津貼
發放對象:具有本省戶籍,年齡在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
發放標準:各市、縣(市、區)政府根據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財政承受能力等科學合理確定具體發放標準。
●經濟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
發放對象:具有本省戶籍且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年齡在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
發放標準:各市、縣(市、區)政府根據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財政承受能力等科學合理確定具體發放標準。
●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
發放對象:具有本省戶籍且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年齡在60周歲及以上,經認定生活不能自理(達到中度及以上失能等級)的老年人。
發放標準:各市、縣(市、區)政府根據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財政承受能力等科學合理確定具體發放標準。
(燕趙都市報)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