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網球隊教練吳迪。
受訪者供圖

段華(右)引領媒體工作人員入座。
受訪者供圖

張繼紅在地鐵站出口提供指引服務。
本報記者 王 亮攝

鄭孔崴在十五運會比賽中。
十五運會澳門賽區(qū)籌備辦公室供圖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開幕以來,粵港澳三地精彩比賽不斷,全運氛圍熱烈。賽場上,運動員激烈比拼,教練員悉心指導;賽場下,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默默付出、熱情服務……每個人的參與、奉獻,書寫著獨特的全運故事,共同繪就十五運會的動人畫卷,點燃大灣區(qū)的活力與激情。
——編 者
上海網球隊教練吳迪——
“全運會令人迸發(fā)出更大能量”
本報記者 李 碩
“這是我參與的第五屆全運會,也是成為全職主教練的第一屆。來到賽場,感覺既熟悉又陌生。”上海網球隊教練吳迪說。本屆全運會,他不僅要為20歲以下組團體賽排兵布陣,還要悉心安排主力隊員張之臻的訓練備戰(zhàn)。“教練也需要不斷學習與成長。”吳迪坦言,新身份為他帶來了新動力。
吳迪曾在全運會網球項目實現(xiàn)男單三連冠?!?8歲時拿到的全運會單打金牌對我有著里程碑意義?!眳堑媳硎荆虼说玫礁嚓P注和支持,一步步走上職業(yè)之路。十二運會,吳迪搭檔16歲的張之臻收獲男雙金牌,也為當時首次參加全運會成人比賽的張之臻增添了信心?!芭c職業(yè)賽事代表個人參賽不同,因為代表各地參賽,全運會令人迸發(fā)出更大能量?!眳堑险f。
十五運會,網球項目首次設立20歲以下組團體賽,上海隊止步男團首輪、女團第二輪。雖然成績不夠理想,但在吳迪看來,無論輸贏,全運會對年輕隊員都是難得的鍛煉機會,“他們可以近距離觀察高水平選手如何訓練、比賽,這也很有意義。”
上海隊選手葛玲佑在女團第二輪比賽中,一度在決勝盤取得5∶0的領先,最終卻被對手逆轉。吳迪在安慰隊員的同時,也想到自己曾在全運會男雙決賽錯失金牌的經歷。“那天晚上幾乎沒睡著,但第二天男單決賽還是頂住壓力贏得金牌,這種極致體驗淬煉了我的心志。”吳迪回憶。
從球員到教練,吳迪慶幸自己趕上了中國網球的好時代?!澳切┳銮騿T時沒有辦法觸碰的夢想,正以教練身份一個個實現(xiàn),這也激勵著我不斷學習,希望為中國網球開拓更廣闊的未來。”
廣州體育學院亞運籃球館工作人員段華——
“我們都希望盡一份力”
本報記者 陶相安
隨著場館內最后一場比賽結束,廣州體育學院亞運籃球館工作人員段華也結束了一天的忙碌。“我是學校的老師,能在學校參與十五運會,特別親切?!倍稳A說。
廣州體育學院亞運籃球館是十五運會排球男子20歲以下組和霹靂舞比賽的承辦場地,段華負責這兩個項目的宣傳與媒體運行工作。
段華介紹,這座為2010年廣州亞運會而建的場館曾承辦籃球賽事,“我在這里工作十幾年,留下許多難忘記憶。當年我擔任體育展示經理,此后學校的各類活動也常在此舉行。得知全運會有項目落戶校園,大家都非常激動?!?/p>
本屆全運會,學校精心籌備。秉持節(jié)儉辦賽理念,對場館進行升級改造——翻新燈光系統(tǒng)、增設高清電子屏、加裝專業(yè)擴聲設備、修繕功能用房……一系列舉措讓老場館煥發(fā)新活力。
“看到熟悉的場館煥然一新,我們干勁十足?!辟愂缕陂g,段華積極應對各種突發(fā)情況,同事和學生們也廣泛投身于志愿服務、技術保障、運動康復等工作中。“作為體育高等院校,我們積極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段華表示,本屆全運會,學校不僅輸送了運動員和教練員,還在賽事組織、文化傳播、藝術創(chuàng)作等領域貢獻力量?!拔覀兌枷MM一份力?!倍稳A說。
在她看來,大型賽事的意義遠不止于設施更新。十幾年前,師生們更多專注于課堂;亞運會后,大家開始積極參與體育實踐?!斑@是一堂生動的實踐課?!倍稳A相信,通過全運會,師生將更深刻體會到體育在教育與文化融合方面的多元價值。
香港志愿者張繼紅——
“全運會讓大家彼此更靠近了”
本報記者 王 亮
十五運會男籃22歲以下組賽事在香港體育館激戰(zhàn)正酣。從毗鄰場館的紅磡地鐵站走出,隨處可見身穿碧青綠色服裝的志愿者。60歲的張繼紅便是其中一員。她手持醒目的指引牌,熱情地“駐守”在自己負責的路口,為來往觀眾提供引導服務。
一頭短發(fā)的張繼紅言談溫文爾雅。她曾是一名會計,今年剛退休,看到全運會志愿者的招募廣告后,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斑@次三地聯(lián)合舉辦全運會,機會難得,我一定要參與?!睆埨^紅說。
為期3天的志愿服務,張繼紅格外珍惜。在她看來,做志愿者是一項專業(yè)工作。成功入選后,她接受了包括儀態(tài)規(guī)范、場館指引在內的系統(tǒng)培訓?!皟热葸€是挺復雜的,比如,要提醒觀眾禁止攜帶一些物品,接待運動員時要特別留意他們的體育器材安全。”張繼紅說。
和張繼紅一樣,許多香港市民都高度關注十五運會,并且希望貢獻一份力量。她提到,有朋友得知她成為志愿者后,還“埋怨”她沒帶著一起報名。
張繼紅自己也是體育愛好者,最鐘情排球項目。近年來,香港競技體育進步顯著,在巴黎奧運會上勇奪兩枚金牌,這讓她深有感觸:“香港對體育越來越重視,也涌現(xiàn)出越來越多優(yōu)秀運動員。”
在她看來,“全運會讓大家彼此更靠近了”。這些年,她見證了香港與內地交流日益密切,“很多朋友經常去珠海聽音樂會?!彼诖磥砟苡懈啻笮涂缇迟愂侣涞叵愀邸?/p>
澳門乒乓球隊運動員鄭孔崴——
“讓更多年輕人感受體育魅力”
本報記者 孫龍飛
“聽到粵語加油聲,感覺非常親切,比賽更有動力了?!卑拈T乒乓球隊運動員鄭孔崴說,能在“家門口”參賽,心里很激動也很踏實。
粵港澳三地聯(lián)合舉辦十五運會,為澳門乒乓球隊提供了與內地球員過招的機會。男單1/16決賽,鄭孔崴雖然負于湖北隊選手薛飛,但這場比賽讓他收獲滿滿。
“對手實力很強,我只能一分一分去拼?!编嵖揍吮硎?,對手的表現(xiàn)給自己造成了壓力,但他耐心尋找機會,終于贏下一局,也贏得了掌聲?!叭\會的競爭比國際賽事還要激烈,對手處理球的細節(jié)和對心態(tài)的把握,都值得我學習?!编嵖揍苏f。
雖是高中生,鄭孔崴卻已在澳門乒壇嶄露頭角,2023年曾代表中國澳門隊參加杭州亞運會。此次參加十五運會,鄭孔崴很自豪:“家人朋友都很支持我,他們沒買到票,就在家里守著電視看我的比賽?!?/p>
近年來,不少乒乓球國際賽事在澳門舉行,世界頂尖選手云集濠江之畔。嶄新的場館和良好的比賽環(huán)境讓澳門頻頻收獲點贊,當地的乒乓球氛圍也越來越濃厚。
本屆全運會,曾經的國家隊隊員、世界冠軍朱雨玲代表澳門乒乓球隊參賽。“和世界冠軍一起訓練,對我提升球技很有幫助?!编嵖揍苏f。
明年,鄭孔崴將高中畢業(yè),踏上新的人生之旅,而乒乓球仍將是他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跋M芾^續(xù)代表中國澳門參加更多國際賽事,讓更多年輕人感受體育魅力。”鄭孔崴說。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