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坐電梯的“無痛”登山、“龜速”落地的緩降蹦極、悠閑躺平的“佛系”漂流……最近,一種以最小體力消耗換取最大心理舒適的“窩囊游”悄然走紅,成為越來越多游客的出行選擇。
在長達8天的國慶中秋假期里,這類主打“松弛感”的體驗式旅游正在成為市場新潮流。與節奏緊湊、行程密集的“特種兵式旅游”不同,體驗式旅游更注重沉浸感與高性價比,讓游客在慢節奏中真正“融入”目的地。
以河南萬歲山武俠城景區為例,上千名NPC(非玩家角色)穿梭其間,每天呈現超過1000場情景式演出,其中既有大型互動表演增添趣味,還有猜謎、斗舞等互動小游戲活躍氣氛,真正讓游客實現“一張門票、多重體驗”。
同時,提供“一次體驗、多重人文”的省際交界城市游,也受到游客青睞。旅游平臺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國內省際交界城市的假期訂單量同比增長58%。其中,融合了云、貴、川三省民族風情與自然景觀的昭通假期預訂單量同比增長95%;位于贛、粵、湘、閩四省交界的贛州訂單量同比增長70%,其客家文化與紅色歷史吸引大量游客。
面對廣大游客對“情緒價值”與“深度體驗”的新需求,國家層面接連推出支持政策。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指出,支持在文博場館、景區、街區、郵輪、大巴等打造沉浸式體驗空間,推出一批沉浸式文旅新產品新場景。9月,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支持以優質演藝、影視作品等線上流量帶動線下場景創新。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啟動了全國國慶文化和旅游消費月活動。期間,各地將舉辦超2.9萬場次文旅活動,發放超4.8億元消費補貼,加強文旅與餐飲、住宿、零售、體育、健康等方面聯動互促,為消費者帶來更全面、實惠、省心的出游體驗。
體驗式旅游讓人越來越“上頭”,不僅折射出游客消費心理從“打卡”到“體驗”的深刻轉變,也是“慢游”需求與文旅供給側改革之間的一場“雙向奔赴”。隨著更多“小而美、精而深”的高品質產品持續涌現,文旅行業正朝著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方向穩步邁進。
編輯:吳明富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