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美國卡利斯托加10月2日電?專訪|“這是我從業30年來最嚴峻的局面”——訪美國加州葡萄種植者聯盟主席杰夫·比特
新華社記者黃恒
受美國經濟狀況不佳及美國政府關稅政策等因素影響,加利福尼亞州葡萄種植業者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艱難處境。加州葡萄種植者聯盟主席杰夫·比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坦言:“這是我從業30年來最嚴峻的局面。”
比特家族世代經營葡萄園,到杰夫·比特已是第四代,他在加州北部馬德拉縣種植葡萄多年。他說,今年葡萄收成正常,質量也不錯,內陸種植區尤佳,采收進度卻快過往年,這是因為“需要采摘的量大幅減少”,“大量葡萄根本賣不出去,不會被采摘、壓榨或釀造,只能掛在藤上腐爛”。
“今年整個加州,不少種植者選擇放棄在收獲季管理葡萄園,或者僅做最低限度的維護,只為讓葡萄藤撐到下一年。”比特說,“這是無奈之舉,你要么徹底放棄多年投資的葡萄園,要么咬牙堅持,在投入一整年后眼睜睜看著虧損。”
在他看來,少數仍能維持經營的種植者,大多是因為早年與酒廠簽有長期收購合同。除此之外,絕大多數葡萄農都在為“如何活下去”苦苦掙扎。
比特說,造成這一狀況的直接原因是庫存積壓、銷售低迷,越來越多酒廠不愿收購葡萄,而特朗普政府實施的關稅政策導致危機進一步加劇。此外,美國整體經濟狀況不佳也導致消費者消費習慣有所改變。
比特說,雖然美國政府表示加征關稅能夠幫助本土產業增強競爭力,但關稅是把“雙刃劍”,特朗普政府“一刀切”式的單邊貿易政策引發貿易戰,反而對美國本土產業造成更嚴重傷害。
特朗普政府發起的關稅戰遭到其他經濟體報復,令本來成本就高的美國葡萄酒在國際市場上失去競爭力。比特說:“我們的產品在海外售價大幅上升,很多買家轉向了智利、澳大利亞甚至歐洲供應商。”
當美國對從加拿大進口的一些產品加征關稅后,加拿大采取反制措施,直接把美國產葡萄酒從商店貨架上全部撤下。加拿大是美國葡萄酒最大出口目的地,占其總出口量三成以上。“這嚴重傷害了我們,我們成了對方反制措施的犧牲品。”比特說。
此外,過去三年,美國葡萄酒需求和出貨量持續下滑,反映出美國整體經濟狀況不佳和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人消費習慣改變。比特說:“與啤酒或烈酒相比,葡萄酒價格相對較高,再加上當前消費者面臨的經濟壓力,人們很難將有限的可支配收入花在葡萄酒上。”(完)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