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江門10月1日電(記者 薛凌橋)“家家開柑皮,果皮掛灶眉。柑黃秋高爽,果皮滿禾塘。”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享有“陳皮之鄉”的美譽,這里也是中國著名的僑鄉。歷史悠久的僑鄉如何煥發產業“新活力”?近日,由南方電網公司主辦的外籍網絡達人走近江門,來自俄羅斯、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多個國家的網絡達人通過實地走訪,現場感受陳皮產業在新技術支撐下的高質量發展實踐。
時值青柑采收季,江門新會種植園中果香清新,青果飽滿。青柑是當地陳皮制作的原材料。肥沃的土地、濕潤的空氣、溫暖的氣候以及水網密布的環境,共同造就了當地青柑種植的優越條件。

圖為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青柑核心產區內的青柑。 主辦方 供圖
“新會陳皮,三分靠種植,七分靠陳化。”在新會,除傳統種植技術外,新科技“養護”正日益成為當地陳皮產業發展的“加持器”。
從育苗、嫁接,到施肥、除蟲等環節,在一米多高的青柑果樹間,智慧無人機飛翔在果園上空,開展電力線路巡檢,智能灌溉系統自動調節水量。這些新科技讓果園管理更精準、更高效。
為保障柑園產區用電,電網公司配備了全天候電力供應系統,保障果園灌溉與智能監控系統7×24小時不間斷運行。
“穩定的電力意味著每一棵果樹都能準時得到水分和養分,并且在任何天氣條件下,灌溉、施肥都能順利進行。”南方電網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稱。
除保障正常運營外,這里還有一批“特殊員工”確保園區運轉更加高效。
從“地面偵察兵”機械狗,到“無形劍客”激光清障儀,各種新技術齊登場。一方面,機械狗以其靈活性而著稱,可爬坡、越障,代替傳統巡檢人員實現園區全角落全覆蓋,并將錄制的高清視頻實時傳回后臺,為工作人員提供技術分析數據支撐;另一方面,激光清障儀可利用其高度集中的光能,隔空切斷樹枝,確保在不停電、不爬高的前提下,安全清理威脅園區電網安全的樹障。

圖為柑橘園內展示的機械狗。 主辦方 供圖
在傳統場景下,采摘后的青柑搬運耗時耗力。而現如今,電力作業外骨骼裝置正讓傳統的繁重工作變得輕松。在物流貨物裝卸、搬運沉重試驗儀器、搶修物資轉運等場景,只需將外骨骼背在身后,機械技術便可以為作業人員提供強大的外部力量,減少體能消耗,保護身體,提高作業效率。
前端技術頻頻展現“絕活”,引來現場外籍網絡達人的稱贊。俄羅斯短視頻博主柯亦蘭感慨道:“我在這里拍了不少素材。剛剛展示的電力外骨骼也令我大開眼界,人穿上以后竟然可以輕松搬起一整箱青柑。”
在中國生活了25年的哥倫比亞自媒體博主高飛則表示,合理的政府規劃和優質的供電服務讓果園生機盎然。他說,“中國的電網是我見過最可靠的電網。”
在了解陳皮原材料的生產流程后,團隊隨后走進廣東省三產融合示范農業基地——陳皮村。在這里,嘉賓們親手體驗“小青柑”制作工藝,并見證果皮從加工、倉儲到陳化的完整價值鏈條,探尋果實從“一顆柑”到“一片皮”最終蛻變為“舌尖軟黃金”的奧秘。

圖為外籍嘉賓在廣東省江門市陳皮村體驗陳皮制作。 中新網記者 薛凌橋 攝
據介紹,一張陳皮,陳得越久,香氣越醇厚,藥用價值越高。這也是陳皮被稱作“軟黃金”的主要原因。此外,不僅味道獨特,陳皮還具有較高的儲存升值潛力。
從種植、采摘到加工,新會陳皮的每一道工序都有著嚴格標準。儲藏環境要干燥通風、防潮防蟲,還需按年份陳化。在陳皮村智慧倉庫間,一排排整齊的鐵箱,就是陳皮的“專屬公寓”。在這里,遠程監控系統已實現24小時電壓、負荷、溫度全監測,實時確保倉庫環境的穩定適宜,有效應對臺風季、回南天、高溫潮濕等多變的氣候條件,確保陳皮的品質和價值。
“我的姥姥是廣州人,我小的時候,她就會以陳皮為食材,做一些吃食。我今天看到關于陳皮的一些歷史介紹和以陳皮為原料做的食品,感到很親切。”馬來西亞籍歷史文化類博主郭憓恩喚起了自己獨有的味覺記憶。她還說,“我還打算買一些陳皮產品帶回去分享給朋友和家人,讓他們感受這份特別的味道。”(完)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