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狂風掠過哈密的“魔鬼風區”,125米高的白色風機迎風轉動,118米長的葉片劃開氣流,每轉動一圈就能產生23度電,一分鐘的發電量足夠新能源汽車奔馳千里。這片曾讓動物卻步的礫石灘,如今矗立著近8000臺風機。15年間,單機容量從0.75兆瓦升至12.5兆瓦,讓狂暴北風成了點亮萬家的“東風”。
塔克拉瑪干沙漠的烈日下,更蘊藏著另一片藍色奇跡。604萬塊光伏板鋪成76平方公里的“海洋”,2.58平方米的板子日均發電量,可供一臺1.5匹空調連轉4小時。更巧妙的是,光伏板下的土壤含水率提升六成,260萬根樁基牢牢“釘”住流沙,讓“死亡之海”煥發出綠色生機。
晝夜交替,從未難倒這些能源“神器”。26.4萬塊反射鏡組成的光熱矩陣,白天把陽光“存”進熔鹽,夜晚再釋放為電能;阜康抽水蓄能電站的兩座水庫高差相當于160多層樓,蓄滿一次能連續供電6小時。如今,更有浮空風電系統懸停1500米高空“向天借電”,年發電小時超4000小時,成本直降三成。
綠色電能從巴里坤換流站出發,僅需7毫秒就能跨越千里,點亮重慶燈火,每年實現的減排效果,相當于種了9億棵樹。從風電場閃爍的紅色航標燈,到沙漠中鋪展的藍色矩陣,新疆的發電“神器”正將戈壁荒漠,轉變為驅動中國的“能量心臟”,為產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