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被譽為“華北地區最理想的天然滑雪區域”,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諸多雪上比賽在此舉行。2017年1月23日和2021年1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兩次冒著嚴寒來到這里考察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情況。總書記指出,要通過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把我國冰雪運動特別是雪上運動搞上去,在3億人中更好推廣冰雪運動,推動建設體育強國。

11月初,藍天白云下的雪如意。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白亞軍 攝
牢記囑托,砥礪前行。崇禮以冰雪為筆、生態為墨,依托冬奧品牌,構建起“冰雪引領、多業融合”的產業體系。
雪場開板迎客,冬奧村燃起今冬第一把火
近期,隨著氣溫走低,崇禮各大雪場陸續“開板”,拉開2025—2026雪季的序幕。萬龍滑雪場經過連續30小時高效造雪,于10月21日正式迎客,開放5條雪道,開板時間與雪道規模均創歷年最早、最大。通過優化造雪管線、升級造雪系統,并依托氣象數據實時調整作業方案,雪場運營效率顯著提升。
與此同時,張家口冬奧村也點燃今冬“第一把火”,迎來首批長租“村民”。一場溫馨的入“村”儀式,讓來自全國各地的滑雪愛好者感受到“回家”的溫暖。作為連接雪場與住客的重要樞紐,冬奧村正以精細化服務迎接冰雪旅游熱潮。

北京滑雪愛好者王先生接受記者采訪。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白亞軍 攝
“崇禮雪場一開板,我就從北京開車過來了,兩個多小時直達,特別方便。”北京滑雪愛好者王先生表示,“這里雪道寬、雪質好,非常適合滑雪愛好者。”
滑雪愛好者張瑩也表示,崇禮雪場資源豐富,雪道選擇多樣,非常適合家庭游客。“我兒子四歲,從一歲多就開始接觸滑雪,在這里能盡情享受運動樂趣。”
來自南京的馬女士則表示:“今年開板比往年早,正好我和朋友都有空,就來感受一下崇禮的滑雪氛圍。從北京下飛機再乘高鐵,一小時就能到,對南方人來說非常友好。”
雪道織就富民網,群眾端穩“雪飯碗”
劉鵬揚是土生土長的崇禮“00后”,12歲開始接觸滑雪,受家鄉冬奧氛圍影響,他選擇就讀冰雪專業,并在大學期間積極投身冬奧志愿服務。2023年畢業后,他正式成為一名滑雪教練,還計劃參加全國性賽事,爭取更好成績。
“崇禮人骨子里好像就有冰雪基因。”劉鵬揚說,“家里非常支持我走這條路,現在我能把愛好變成事業,特別有成就感。”

記者在富龍滑雪場向教練劉鵬揚(右)學習滑雪。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白亞軍 攝
如今在崇禮,越來越多的人從事冰雪或體育相關工作,真正端上了“雪飯碗”。
米嘉軒的雪具店這幾日格外忙碌。“為迎接新雪季,我們新進了一批雪板,實行租售一體模式,這幾天正抓緊做保養打蠟,確保雪友有最好體驗。”他回憶,2018年前自己還在外地打工,送外賣、擺地攤,聽說家鄉要辦冬奧會,便果斷回鄉創業。“從最初30多套舊裝備起步,如今已發展到300多套,旺季時能充分滿足雪友需求。”
四季皆熱土,冰雪經濟開拓新賽道
冰雪不是崇禮的唯一標簽。今年7月,國內規模最大的越野跑賽事“崇禮168”激情開跑,上萬名選手穿梭于串聯冬奧場館的山地賽道,體驗運動與自然交融的魅力。賽事設7個組別,最長賽程168公里,吸引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0余名選手參賽,其中93.5%為外地選手。數據顯示,賽事期間崇禮接待游客17.04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6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7%和93%。

崇禮100公里組起跑。張家口市崇禮區委宣傳部 供圖
除了“崇禮168”,各類山地戶外賽事在夏季接連不斷。多家雪場通過纜車升級,實現冬季滑雪與夏季山地車速降的無縫切換,大幅提升場地利用率。2024年,崇禮夏季游客達430萬人次,首次超越冬季的423萬人次,標志著區域旅游正由“一季熱”轉向“四季火”。
從依靠“冰雪飯”到開拓“四季游”,崇禮憑借冬奧遺產和生態資源,正加速建設成為全域運動旅游目的地。青山為證,業態煥新,這座塞北小城正在后冬奧經濟的浪潮中書寫更加美好的未來。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