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菜不用土,紅薯長在空中,手機就能澆水施肥……雄安的農業,就是這么超乎你的想象。
作為雄安新區重點打造的農業科技示范平臺,都市農業科技博覽園充分借鑒山東壽光在設施農業建設、農業標準制定及農產品品牌運營方面的先進經驗,建有35座溫室,匯聚350多個蔬菜品種、80多個果樹品種及40多項新技術。當田間地頭遇上“數字智能”,傳統農業正在這里煥新升級。
雄安新區都市農業科技博覽園營銷負責人、壽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園管理服務中心黨組成員張英杰說:“咱們這個園區最大的亮點,就是告別了傳統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式農業生產形式,將咱們現代的農業物聯網、農業信息化、農業智慧化,整合到這個園子里面。你看這個1萬平方米大型玻璃溫室,每天它可以通過我們的大型水肥一體機定時供應水分、養分,咱們傳統的農民也變成了產業工人,不再像原來那樣辛苦。地下也特別整潔,像這種農業的生產方式就是現代農業科技生產方式,也就是現代農業、智慧農業的一個縮影。”
都市農業科技博覽園的建成運營,不僅能夠為京津冀城市群持續供應優質綠色農產品,還將通過構建“產—學—研—推”一體化體系,有效推動農產品品牌化、標準化發展,進而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不用土的水培蔬菜,精準控溫的智能大棚,還有綠色循環的種植模式,都在重新定義“都市里的農耕”。這片園區不僅書寫著雄安的農業新答卷,更展現了未來都市農業的發展方向。
文 案:趙嬌瑩
配 音:郭甜肖
攝 像:路欽淋 馬 寧
后 期:張 琳
海 報:張 琳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