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高速總里程居全國第一梯隊
織密高速路網 夯實發展根基
——大數據里“讀”河北(三)

車輛行駛在京蔚高速與張涿高速互通樞紐。(河北日報資料片)河北日報記者耿輝攝
國慶中秋假期,唐山市民李瑩瑩一家感受到了新開通的高速公路帶來的便利。她說:“我家位于唐山豐南區,以前去秦皇島需要繞行秦濱高速,現在沿著新開通的秦唐高速直接就能到秦皇島旅游,一路通暢,方便多了,能減少近半小時的路程。”
9月28日,秦唐高速公路唐山段正式通車,標志著全長74.54公里的秦唐高速主線全線貫通。這條北起秦皇島北戴河新區京秦高速犁灣河互通,南至唐山豐南區的高速公路不僅加密了唐山、秦皇島的聯系,還與多條高速互聯互通,進一步完善了區域高速路網。
借助這條高速,唐山古冶區、灤南縣、豐南區形成“半小時交通圈”,唐山灤州市到秦皇島昌黎縣的通行時間縮短至15分鐘。唐山與秦皇島也多了一條連接北京、天津及東北地區的便捷通道。
4月27日,全長10.5公里的衡昔(衡水至昔陽)高速公路平贊高速公路至嶂石巖互通段建成通車,不僅完善了區域高速路網,更串聯起嶂石巖等優質旅游資源;9月27日,全長78.338公里的邯港高速公路衡水滄州界至國道G205段正式通車,標志著河北“東出西聯”交通網絡建設邁出關鍵一步;日前,石太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繁忙景象,各項工程進入最后沖刺階段,預計10月底實現全線通車……近5年來,燕趙大地上的高速路網不斷加密。我省打造了一批“標桿工程”,成為支撐經濟發展、便利民眾出行的“交通大動脈”。全省高速公路總里程居全國第一梯隊,為區域發展筑牢了堅實的交通基礎。
2021年通車的延崇高速公路河北段,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與張家口賽區的主要連接通道。該項目先后獲得“國家優質工程獎”“魯班獎”“李春獎”等多項優質工程大獎。
在雄安新區,對外骨干路網持續加密。2021年,京雄高速河北段、榮烏高速新線、京德高速一期建成,新區形成“四縱三橫”高速網;2023年京雄高速全線貫通,實現京雄1小時通達;2024年京雄高速二期開工,預計今年底實現主體建成。
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向縱深推進。2021年以來,京雄高速、承平高速河北段、京蔚高速等相繼建成。2024年12月31日承平高速河北段通車,待北京段建成后,承平高速將成為承德進京的第二條高速通道;2024年12月30日京蔚高速全線貫通,打開了北京通往河北的“西大門”,北京西六環至蔚縣的通行時間從3小時縮短至2小時內,涿鹿縣與北京實現1小時通達,為“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增添了強勁動力。
省交通運輸廳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河北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8700公里,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路線全部建成。從銜接外部到覆蓋內部,路網的通達性持續提升。對外銜接方面,我省與京津的高速接口達30個,與周邊五省(區)的接口達29個,進一步融入區域協同發展格局。對內覆蓋方面,所有縣級行政中心實現30分鐘上高速,88%的縣城可10分鐘上高速,89%的省級及以上開發區能15分鐘上高速。
投資規模同樣亮眼。“十四五”以來,截至今年3月底,河北高速公路建設完成投資超1600億元,為路網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從“走得了”到“走得好”,從“人工管”到“智能判”,智能化成為高速公路建設的重要方向。
8月13日,京雄高速公路河北段面向運營全業務場景的大模型體系在雄安新區正式上線。這一大模型以行業化預訓練為基礎,助力路網從“被動響應”邁向“主動發現、智能決策”的新階段。
9月27日通車的邯港高速公路衡水滄州界至國道G205段,收費站以“少人化、輕量化、智慧化”為設計原則,引入智慧收費站、窄島化(無島化)車道、交換機組網、可變信息標志加密及全程監控等理念,依托多源數據融合與人工智能技術,構建了準全天候服務和智能管控體系。
石太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全線部署近200套毫米波雷達,將實現路側感知全覆蓋。智慧高速車路云網一體化平臺的數字孿生模塊能夠將該路段的真實路況映射到監控中心的大屏幕上,車輛的車牌、速度等信息都可以實時顯示。該平臺系統感知精度高,誤差僅為正負0.2米。(河北日報記者 曹智)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