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冗長的開幕致辭,減少繁瑣的辦會流程,10月17日至19日舉行的2025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持續改進辦會模式,更加務實高效。
本屆博覽會采用市場化辦會模式,充分發揮市場力量,集聚數據要素,加速構建數字產業生態,吸引更多創新力量布局河北數字經濟新賽道。

10月17日,觀眾在2025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參觀企業可信數據空間。河北日報記者 史晟全攝
開門即見前沿科技,轉身便是無限商機。
走進展館,來自市場和企業的蓬勃活力撲面而來。AI機器人自如穿梭、虛擬展廳引人入勝……一批來自全球的“黑科技”集中亮相。在這里,企業站C位、唱主角。
目光鎖定前方的蘋果,機械臂靈活抬起,雙手配合,精準摘取。在北京偉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區前,一臺人形機器人行云流水般的采摘動作,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拍照。
該公司技術工程師郝業勇介紹,這是他們推出不久的智能人形采摘機器人,融合了雙目立體視覺技術、手眼伺服技術和自然學習算法,能實時感知環境、定位果實、判別果實成熟度并精準采摘。其中,定位果實精度偏差小于1毫米。
目前,這款機器人已經在雄安新區的一家智慧采摘園應用,成為農業數字化轉型的實用利器。
河鋼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展臺前,同樣氣氛熱烈。公司產品經理申浩正在向客戶介紹“數據要素*”大賽河北分賽的獲獎作品——多能源介質智慧管控與協同調度優化平臺。
“這個平臺通過‘大模型+小模型’雙擎驅動,可以實現能源調度指令及策略的自動生成,驅動能源調度從經驗到智能的躍升?!鄙旰普f,平臺已在河鋼集團邯鋼公司、敬業集團等企業取得了應用實效。
另外,在深圳賽愛寧科技文化有限責任公司展區,觀眾戴上VR眼鏡,可一秒穿越回紅軍長征時,沉浸式感受歷史的重量與溫度。
“目前,我們推出的《跟著走長征》等3D沉浸式大空間作品已落地石家莊解放紀念館、遵義會議紀念館等多個紅色教育展館和基地?!痹摴具\營經理劉秋瑾表示,會后,公司將與石家莊織音1953園區洽談合作,促進項目落地。
從“花樣”機器人到“百變”大模型,5萬平方米的展區吸引了全球1060家數字經濟企業參展,展示引領性的新技術、新模式和新產品。
為了讓這些成果被看見、能落地,博覽會還精心策劃了行業交流、成果發布、路演對接等活動。
10月19日下午,數字產業生態館路演區,來自滄州的世窗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部門經理杜春超剛結束世窗中醫健康大模型的路演,就被2家投資機構負責人圍了起來。這些投資方很看好大模型的發展前景,紛紛表達了投資意向。
“路演對接活動不僅給了我們展示的舞臺,更為產品打開了知名度和合作通道。這一趟行程,很值!”杜春超說。
精準匹配,讓流量變“留量”。
10月19日上午,伴著此起彼伏的洽談聲,國際跨境貿易與數字發明創新館的外商采購團對接區舉辦了最后一場對接活動。
來自3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家海外采購商與河北上百家企業開展了“一對一”交流合作?;顒蛹幢憬咏猜?,交流熱情依舊不減。
這兩天,對接區人氣爆棚,每天都有400多人參與洽談。河北企業紛紛報名填表,出海意愿非常強烈。
為了讓站在C位的企業真正唱好戲、見實效,本屆博覽會下足功夫,集結全球范圍內的實力買家,創新組建買家團,與河北企業精準對接,助力冀品出海。
來自也門的買家阿卜,與河北的6家公司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阿卜計劃為中東客戶采購一批醫療器械。令他驚喜的是,在與石家莊的一家企業表達了看樣意愿后,對方當晚便將樣品送至他所住酒店。
“這樣的誠意讓人感動?!卑⒉氛f,會后,他將到企業實地調研并簽訂采購協議。
來自馬來西亞的買家林愛玲則激動地表示:“沒想到,河北產業這么豐富?!?/p>
此前,林愛玲一直與白溝的箱包企業有貿易往來,通過參加本屆博覽會,她發現了更多與河北合作的商機,也“種草”了許多產品。接下來,她準備到河北各地實地調研,拓展合作領域,同時也期待河北的企業赴馬來西亞設展,實現長期共贏。
據統計,博覽會期間,僅外商采購團對接區預計達成交易額超3000萬元,讓展會流量真正轉化為合作“留量”。
“以往,展會結束,熱度可能就斷了。這次,我們要打造一個永不落幕的產業賦能平臺?!辈┯[會組委會主任張天龍表示,本屆博覽會同步搭建了數字孿生平臺,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展示與對接,讓合作在展后持續。
企業站C位,并不是“誰花錢誰辦事”的簡單邏輯,而是思維與機制的深刻轉變。未來,“月月有展、周周有會、城市輪動”將成為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的新常態。(河北日報記者 解楚楚 賈 楠)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