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現場。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劉朋朋 攝
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劉朋朋
看一場具身智能機器人演繹的舞蹈,感受智能巡檢的高效率,體驗車聯網智能座艙和出行新范式……
10月18日,在2025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上,“可信數據賦能產業發展”這一主題有了生動展示。河北加快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數據要素x”加速賦能千行百業,為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數智賦能 點燃產業發展新引擎
走進數字產業生態館,現代鋼鐵、電子信息、機器人、空天信息衛星互聯網等多個產業交織出一幅數字河北的生動圖景。
“您好!我是本次的講解員‘小博’。”剛走進機器人產業展區,記者便被一句清晰的問候吸引。只見一臺銀灰色流線型具身機器人正緩緩轉向展區入口方向,精準捕捉到參觀者身影,開啟了導引和講解服務。

在機器人產業展區,匯博機器人正在為參觀者講解。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劉朋朋 攝
“這次展會,我們帶來了一臺導引機器人,一臺自助售賣機器人。”江蘇匯博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經理朱曉珍介紹。
匯博機器人集團是專門從事機器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技術研發與產業應用,以及相關專業人才培養的產教融合型領軍企業。目前,他們在唐山和張家口建了兩個工廠,重點聚焦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生產、光伏清掃機器人制造等領域。
“我們打造了具身智能機器人開發平臺,擁有仿生七自由度雙臂,支持雙臂協同及異步作業,通過智能視覺識別不同物體,能夠準確抓取及裝配。”朱曉珍說,結合多模態大模型學習,可實現端到端的雙臂機器人作業控制。
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是價值創造的重要源泉,其最大優勢,在于“數乘萬物”。
來到智能科技展臺,河北交投集團打開了便捷出行的更多想象力。他們基于路側系統、車載系統和云服務系統,開發出北斗自由流收費系統。

河北交投集團展出的隧道巡檢機器人。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劉朋朋 攝
“北斗自由流收費是一種新型收費方式,適用于ETC專道、混合車道及機器人車道等,用手機App或者北斗車載終端都行,車輛可以快速駛入駛出高速公路收費站,實現‘無感’通行。”河北交投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硬件產品主管陳偉說。
小到一粒麥、一杯奶的“數字化旅程”,大到產業發展、城市建設的“智慧圖景”,記者在現場感受著數字經濟為人們帶來的全新體驗。數據已然成為點燃數字時代的“新燃料”。河北打造“數據要素x”,充分發揮數據要素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以場景為牽引,更好地服務高質量發展。
打造智算高地 釋放乘數效應
數字產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數字底座”的強力支撐與創新驅動。
先看算力“家底”。最新數據顯示,河北省綜合算力指數連續兩年排名全國第一,城市算力分指數排名中,廊坊市、張家口市繼續保持全國第一、第二。
“雙碳”背景下,算力不光要發展,還要講求綠色低碳。

2025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現場。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劉朋朋 攝
參加本次展會的合盈數據,秉持“算電碳”協同發展理念,探索綠色、高效、低碳的行業可持續發展最佳路徑。
“我們采用‘3+1’綠色數能發展策略,從理念倡導到場景實踐,再到標準引領,為數據中心行業打造出可持續發展實踐標桿。”合盈數據工作人員王俞人介紹,目前,綠電使用比例達18.25%,全年實現碳減排14.2萬噸。
再看網絡設施。截至今年8月,河北5G基站累計超過20萬個,互聯網省際出口帶寬達到11.16萬G。
聚焦到工業領域。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企業工業設備上云率35.1%,連續四年保持全國第一。以數字化賦能新型工業化,實現生產設備和管理業務上云。
數據顯示,目前,河北形成了以張家口、廊坊為雙核心,輻射多節點的算力網絡,累計創建國家綠色數據中心19個,數量全國第二,構建起“東數西算”高效的戰略通道。河北省數據和算力服務正持續為京津冀乃至全國的數據存儲、計算、加工、分析提供澎湃動能。
乘“數”而上 構筑發展新生態
當前,人工智能浪潮正以前所未有之勢席卷而來,在數字化賦能實體經濟的宏大圖景中,產業實踐已綻放出絢爛之花。
依托數據存儲和算力優勢,河北構筑數字經濟發展良好生態,大力引進互聯網、大模型、大數據頭部企業和上下游配套企業,在鋼鐵、化工、港口、醫療、醫藥等26個領域研發垂直大模型292個,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
河北省數政局以“人工智能+”“數據要素x”等場景為驅動,制定公共數據“一張表”,完成全省數據編目79.4萬條,常態化歸集數據達8700億條,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數據資源,推動數據與一二三產業結合,以可信數據賦能產業發展。

九里順達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展區,AI交互技術可生成參觀者的卡通形象冰箱貼。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劉朋朋 攝
《河北省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計劃(2025—2027年)》于近日印發實施。重點在鋼鐵、化工、汽車制造、機器人、新能源、農業、教育、醫藥健康等行業開展創新場景應用,推進張家口—廊坊算力供給廊道建設,加快打造環京地區智能算力集聚區,推動建設京津冀公共算力服務平臺。
數據作為數字化時代的“新燃料”,正以其前所未有的能量,成為點燃新質生產力的火種。在數字化轉型浪潮中,河北持續釋放數據要素潛能,激活產業鏈條的各個環節,為千行百業插上“數字”翅膀,持續創造出新的經濟增長點。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