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6日,在2025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展區,工作人員在布置展覽。 河北日報記者 史晟全攝
數字之光閃耀滹沱河畔。10月17日至19日,2025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在石家莊舉辦。河北著力打造精彩紛呈的數字盛宴,向世界遞出一張閃亮名片。
數字經濟代表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方向。2019年10月11日,2019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在石家莊開幕,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致信祝賀,為河北發展數字經濟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牢記總書記囑托,充分發揮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平臺優勢,河北省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加快建設數據驅動、智能融合的數字河北。行走燕趙大地,數字經濟浪潮不斷涌流,成為賦能河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強基礎,算力規模全國領先
算力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是數字時代的核心競爭力。
全國第一!今年8月,在2025中國算力大會上發布的《2025綜合算力指數》顯示,河北省綜合算力指數連續2年排名全國第一;城市算力分指數排名中,廊坊市、張家口市繼續保持全國第一、第二。
河北算力產業的崛起,并非偶然。
輕點鼠標,計算指令由北京發出,經光纖傳輸至廊坊處理并返回結果,全鏈路時延不超過3毫秒!
怎么做到的?靠強大的智能算力支撐。
搶抓北京算力外溢機遇,廊坊憑借毗鄰京津的獨特區位優勢、穩定的要素保障,以及直連北京的低延時網絡和高通量帶寬,在全省率先布局數據中心建設。目前已投運數據中心項目36個,標準機柜達46.27萬架,產業呈現出顯著的集聚和鏈式發展態勢。
2024年,石家莊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投運;今年2月,邢臺太行智算中心投運;今年3月,潤澤(廊坊)國際信息港B區新型智算中心項目開工。河北的“超級機房”與首都的“最強大腦”協同運轉。環京周邊,智能算力集群蓬勃崛起。
算力運轉靠什么?在張家口,壩上的風“刮”來綠電,送至智算中心,支撐海量數據的處理與運算。綠電直供,每千瓦時電可降低成本約20%。
“園區是環京區域最大的源網荷儲一體化碳中和示范項目,目前綠電使用比例已超50%。”合盈數據懷來區域總經理呂志勇說,園區已建成投運IT容量700兆瓦。他們在張家口建設了多個新能源電站,待全部裝機并網后,年發電量可以支撐園區一年的用電量。
作為國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張家口風光資源富集,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突破4300萬千瓦。綠色電力與綠色算力齊頭并進。目前張家口已建成和投運數據中心項目48個,承載全國80%互聯網頭部企業的算力需求,算力企業使用綠電比例超過30%。大規模綠電應用讓落戶的大數據企業有效降低了成本。
以創新構筑競爭新優勢,河北算力已成為一張閃亮名片。《2025綜合算力指數》顯示,河北省算力分指數遠高于其他省份,在用標準機架數、在建標準機架數、智算規模均居全國第一。河北省在用智算規模超過110EFLOPS(EFLOPS是指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次數),全國占比約14.8%。
先進算力產業鏈條不斷拉長延伸。6月28日,河北省上線全國首個算力監測調度運營平臺。目前,該平臺已向全省算力中心征集2450P算力資源,可同時滿足上百家企業的算力需求。
優生態,數字產業化動能強勁
算力奔涌,為數字產業化提供澎湃動能,河北數字產業聚鏈成勢。
10月15日,河北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數派(廊坊)數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辦公室內,工程師們正在調試一款地質災害預警大模型。
自今年3月運營以來,這家專注于大模型開發應用的人工智能企業,已完成新奧核聚變大模型等8個行業模型應用場景,預計今年產值近千萬元。“我們選擇落戶廊坊,正是因為這里具備強大的智能算力供給和極具競爭力的成本優勢。”公司總經理張文武說。
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正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學習方式。面對撲面而來的人工智能新浪潮,如何筑牢河北省人工智能發展優勢,助力人工智能不斷成長?
依托數據存儲和算力優勢,河北省積極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大力引進互聯網、大模型、大數據頭部企業和上下游配套企業,構筑人工智能產業集群發展態勢,努力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
數據是人工智能的燃料。河北省以場景化應用激發數據價值,加快把數據資源變為優質資產,積極引進落地大數據產業上下游企業,初步形成了“數據存儲+算力調度+裝備制造+應用服務”全產業鏈條。
2024年,全省大數據產業收入同比增長65.7%,增速居全國第一位;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1000億元,其中軟件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7.4%,增速連續12個月位居全國第一。
人工智能開啟數字經濟新時代,激發數字產業新一輪創新熱潮。
今年2月,河北同光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揭牌暨年產20萬片8英寸碳化硅單晶襯底項目啟動。
同光股份與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開展合作,共同研究碳化硅單晶制備關鍵技術,破解了一系列“卡脖子”難題,助推國家芯片關鍵基礎材料的自主可控。今年6月,同光股份再次入選胡潤全球獨角獸榜。
數字產業化釋能,點燃經濟發展引擎。2024年,全省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4000億元,同比增長19.2%。
拓場景,產業數字化提檔加速
在數字經濟主戰場,傳統產業與數字技術正上演著深度融合的“化學反應”。
智能鋼廠長什么樣?
10月15日,在位于武安市的河北普陽鋼鐵有限公司中厚板廠,紅彤彤的鋼坯在輥道上運行,經過多重軋制,最終變成一塊塊厚度8毫米以上的中厚板。
自從有了中厚板軋機智能控制大模型,用智能算法替代人工經驗,如同給軋機生產線裝上了智慧大腦,鋼鐵軋制更“聰明”了,轉鋼過程完全自動化,平均每次轉鋼時間縮短了2秒以上。
今年,河北省聚焦各市主導產業和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持續推動人工智能企業與河北省企業緊密合作,開展垂直大模型研發。目前,全省已在鋼鐵、化工等26個領域開發292個垂直大模型,新技術、新應用取得新突破。
河北工業門類齊全,41大類工業行業中,河北省就有40類,擁有37萬余家工業企業。豐厚的產業基礎為河北發展數字經濟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河北省積極推動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推動“人工智能+”,新應用、新業態、新模式正迸發出蓬勃生機。
“算”賦百業,傳統產業悄然“智變”。省工信廳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企業工業設備上云率35.1%,連續四年保持全國第一。截至9月底,上云企業超過11萬家。2024年,河北省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首次進入全國第一梯隊,比2023年前進2位。
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現在辦退休不用到多個部門往返跑,前一天在網上提交了資料,第二天就辦好了,又快又方便。”石家莊市民席先生順利辦完退休手續后高興地說。
線下“只進一門”,線上“一網通辦”。近年來,河北省大力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依托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強化數據賦能,全方位提升“一網通辦”能力。目前,已上線實施退休“一件事”、開辦餐飲店“一件事”等31項“一件事”。
一朵朵“智慧云”,提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提升民眾的獲得感。
在張家口,142個路口實現交通信號燈智能調控,從過去的“車看燈”變成了現在的“燈看車”,提升城市整體通行效率。
在邯鄲,該市公積金部門和騰訊云合作,上線“數字柜臺”系統,通過AI客服“邯小金”和智能業務辦理平臺,實現公積金提取業務“邊聊邊辦”。
從教育評價大模型到智能醫療診斷,從自動駕駛汽車到氣象大模型……各類面向細分行業的專用大模型正融入百姓日常,不斷塑造新優勢、激發新活力。
大河之北,風起“云”涌,數字經濟拔節生長。未來產業里有產業的未來,更有發展的未來。(河北日報記者 賈楠 米彥澤)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