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時客戶端報道 應對連陰雨天氣,爭分奪秒保秋糧。連日來,我省各地農業農村部門采取多種措施搶收搶烘,截至昨天,全省秋糧收獲超5200萬畝,收獲進度達83.6%。
連陰雨天氣按下"暫停鍵",我省各地抓住有利時機搶收秋糧。在邯鄲成安、滄州獻縣和東光,履帶式收割機在農田里往來穿梭。確保秋糧顆粒歸倉,東光縣農業部門提前制定"農機應急調度方案",整合24臺履帶式收割機,組建農機搶收隊,晝夜不停開展作業。邯鄲肥鄉區利用覆蓋各家各戶的微信矩陣,推出"共享農機"服務,農戶只需在線提交需求,平臺即可就近匹配車輛。邯鄲成安縣成立工作專班,了解不同地塊的情況,根據需求合理調配農機資源。

邯鄲市成安縣長巷鄉包村干部 尚俊敏:
鄉、村干部全都到田間地頭,一旦遇到了農機故障或者地塊銜接這些問題的時候,都能第一時間協調解決。
搶收之后,科學晾曬是關鍵。邯鄲肥鄉區選派了13支農技小分隊,現場指導農戶搭建"窄壟通風垛",推廣"翻晾循環"等科學晾曬方法。邯鄲成安縣等地統籌轄區內的各處烘干塔,按收割進度分配時段,實時監控分流,避免擁堵、空閑。衡水景縣通過網絡發布"曬糧地圖",精準標注全縣20處烘干服務點,方便群眾就近曬糧烘干。

衡水市景縣玉米種植戶 周義:
烘干后的玉米,由原來的40%以上的水分下降到了15%以下。

衡水市景縣農業農村局局長 崔國濤:
濕糧食進去,干糧食出來,一般只需要15到16個小時。可別小看這"一進一出",相當于把差點被雨水浪費的糧食,又給搶了回來。
為確保電力穩定供應,石家莊、邢臺、滄州、衡水、邯鄲等地電力部門組建了黨員服務隊,深入各烘干點,開展"拉網式"隱患排查,確保供電線路"零故障"運行。

邯鄲市魏縣仕望集供電所內勤班班長 張保忠:
在全縣34個重點糧食烘干點及儲糧點,設立"用電無憂"黨員責任區,實行 24 小時搶修機制,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用電安全問題。
搶收的同時,冬小麥播種也同時展開。石家莊、廊坊等地的農技專家團隊下沉一線,從農業技術指導、小麥良種供應、肥料農藥調配等多方面入手,全力服務"三秋"生產。

石家莊市鹿泉區植物保護檢疫站農藝師 許素麗:
切忌播種過深,應比適期播種淺1到2厘米,以減少種子破土時間,降低養分消耗,助苗早出土、早發快長。
據統計,今年"三秋"生產期間,我省共投入各類農機具超70萬臺(套),為最大限度減少天氣對秋收的影響,全省進一步強化統籌調度,調集履帶式玉米收獲機近600臺、谷物烘干機(塔)約1300臺,全力打通搶收、烘干、存儲全鏈條,確保秋糧豐收、顆粒歸倉。
截至10月15日,全省秋糧已收獲5200多萬畝,收獲進度達83.6%;冬小麥已播種150多萬畝,進度4.7%,秋種工作平穩有序。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