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山”理念實踐的新農村答卷之一
“綠富同興”新農村繪就生態致富新圖景
和合承德網記者 王暢 張光明 實習生 張笑塵 馮羽瀅
秋高氣爽,驅車駛入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哈里哈村,沿途綠意蔥蘢,風景如畫。民居點綴于翠色之間,恬靜安然。金燦燦的觀賞葵迎風盛放,搖曳成一片金色的海洋,與遠天相接,明媚如詩。
這里是通往塞罕壩的必經之路,昔日“陋室舊村”已蝶變成如今的“宜居美地”。

秋日的早晨,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的塞罕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層林盡染,美景如畫。新華社發(劉滿倉攝)
60多年前,塞罕壩機械林場成立,哈里哈鎮哈里哈村的群眾支援塞罕壩,學習造林技術,從此植下了綠色底色,60多年堅持營林育林,讓荒山變成了林海。
“年輕時種下的樹,如今已成了大家共同的依靠?!?2歲的哈里哈村原黨支部書記康文有望著無邊的松林,語氣中滿是欣慰。
科學間伐、林下種植、文旅民宿、碳匯交易、造型松產業……康文有略作盤點,這片連接著哈里哈村、八十三號村、莫里莫村的樹林,為三村至少帶來五項財源。
上世紀80年代,在康文有的帶領下,哈里哈村建立了近200人的植樹專業隊,堅持三十多年持續植樹造林和營林管護。科學間伐帶來的固定收益,幫助哈里哈村度過了當年的困難時期。如今,哈里哈村森林覆蓋率高達78%,林木估值約1億元,每年通過科學營林收入達40萬元。
依托豐富的林業資源,林下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哈里哈鎮八十三號村引進“靈芝仙谷”項目——仿野生栽培靈芝。在海拔約1300米的落葉松林中,溫度、濕度極適宜靈芝生長。項目負責人紀志剛介紹,他們從野生靈芝中提取孢子,經實驗室培育后嫁接于柞木木段,再移植林下自然生長。
從項目簽約到第一批靈芝產品上市,只用了305天?!叭ツ暝嚪N了500畝,產值約5700萬元。”紀志剛說,“今年公司又擴種了2000畝。到2027年,我們規劃種植靈芝面積達到1萬畝,同時還會發展‘靈芝+旅游’‘靈芝+研學’等產業。靈芝全產業鏈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實現菌類種植加工、旅游觀光、休閑康養、培訓研學四種業態合一的綜合產業模式,助力鄉村全面振興?!?/p>
造林綠化,環境提升,讓文旅產業活力迸發。

景色宜人的圍場鄉村。 和合承德網記者 王海琦 攝
在通往塞罕壩的必經之路上,一座“獵苑溫泉小鎮”悄然興起。在林草間仰望星空,在溫泉里驅散疲憊,在篝火旁釋放激情……白墻灰瓦的民宿、蒙古包式的“星空圖書館”,為人們貼近自然、感受自然提供了一處舒適的“驛站”。
越來越多的百姓靠著經營民宿安居樂業,甚至不少在外闖蕩的年輕人返回家鄉,把老宅翻建成特色客棧。2023年,八十三號村發現了地底溫泉,不少村民打算把自家民宿升級成溫泉民宿。
“我剛帶著游客到周邊的林子里采蘑菇,采了一大袋子,他們可高興了。”民宿“軍榮驛站”的老板付崇軍以前和妻子常年在天津打工,看準了村里民宿產業發展前景,果斷回家開起了“夫妻店”。他笑呵呵地說:“好多游客對我們這片林子特別感興趣,又不知道到哪里玩,我就兼職‘導游’,帶著住客去林子里面采野貨?!?/p>
在外打拼多年的村民李海濤聽說家鄉有了溫泉,決定回鄉建溫泉民宿。今年5月,他的“云瀾雅居”開工,7月10日建成營業,游客絡繹不絕?!耙郧皦紊隙竞苌儆腥藖砺糜?,但借著溫泉,我們就有了冬季旅游接待的信心,我準備全年營業,開拓這片‘藍?!!崩詈捳Z中透著希望。
隨著森林蓄積量不斷增長,森林的“碳庫”功能日益凸顯,碳匯交易成了一筆不菲的財源。在莫里莫村,通過委托國有林場科學撫育1500畝分散林地,碳匯能力提升30%,農戶獲得采伐收益分成。哈里哈村也在謀劃開發林業碳匯交易,預計未來賣碳匯指標可獲取收益數十萬元。
“以前樹干歪歪扭扭的‘廢樹’如今都成了‘寶樹’?!痹诠锕?,近年興起的造型松產業,為村民開辟了新的財源。根據每棵樹的形態,利用提根、嫁接、整形、蟠扎等技術手法,進行一系列的人為加工改造,使其成為一個渾然天成的藝術品,單株市場價格不超過30元的松樹,經過巧妙造型,價格可增加30倍以上,再培育3至5年,價格可達上萬元。
一林五財,“綠富同興”。承德新農村生態致富新圖景正徐徐展開,書寫著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的美麗詩篇。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