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廳湖山水畫卷。劉玉興 攝
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吳新光 通訊員 陳運東 肖芬
在廣袤的華北大地上,永定河默默滋養著兩岸的土地與文明。她曾孕育北京、天津等繁華都城,見證華夏古人類文明的璀璨光輝;卻也一度因過度開發陷入斷流干涸的困境,成為牽動人心的“問題河”。而如今,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永定河成為重煥生機的“復蘇河”,實現全線通水,儼然成為流域生態修復的“綠色樣本”。近日,在水利部首次遴選的全國母親河復蘇行動典型案例中,永定河位列榜首。
協同治理:解決“水源”問題
永定河發源于山西忻州市寧武縣管涔山麓,是京津冀晉蒙地區重要的水源涵養區、生態屏障與生態廊道。然而自20世紀60年代起,隨著人口增長與工農業用水激增,河流生態持續惡化,永定河這條“母親河”逐漸失去往日生機。
門頭溝落坡嶺水庫向永定河下游補水。覃世明 攝
河川之危,實則是生態之危、文明之危。“讓永定河恢復生命重現生機”,成為推動京津冀生態領域協同發展的破局之舉。自2016年起,國家陸續出臺和修編《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總體方案》,印發《加快推進永定河流域治理管理現代化工作方案》,并組建永定河流域治理投資平臺公司。在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的統籌下,京津冀晉四地攜手推進“一體化、協同化、市場化”治理新模式。
“解渴”永定河,核心在于構建多元互補的生態水網。近年來,通過完成萬家寨引黃總干線擴機工程,打通上游七里河卡口段河道堵點,新增口泉河、御河等補水通道,大幅提升黃河調水能力;實施南水北調中線、固安支線、北運河與永定河連通工程,全面激活區域水系“毛細血管”。這些工程如同為永定河鋪設了一條條新的“輸血管網”,實現外調水、本地水與再生水的高效協同。
值得一提的是,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京津冀晉四省市和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簽署《永定河生態用水保障合作協議》,創新推行“四水統籌”“五庫聯調”機制,實現水資源的精細調度與高效利用,讓每一滴水都真正用于“刀刃”上。
治理之策:多管齊下,合力攻堅
恢復河流生命,不僅要引水來,更要讓水“留得住、流得好”。海河水利委員會編制《海河流域跨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和永定河水量調度計劃,明確各省市用水配額和重要斷面生態流量標準,為水資源管理樹立清晰“標尺”。同時嚴格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與取水許可審批,對高耗水項目堅決實行“一票否決”,推進取水口智能化監控與省界斷面動態監測,實現全流域水量水質的實時精準管控。
冬日永定河(河北張家口懷來縣段)。
讓母親河“復蘇”,更需要機制體制創新。依托永定河流域投資公司,充分發揮中央資金杠桿作用,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構建“流域管理機構+地方政府+市場平臺”的共治體系,推動治理模式從政府單一主導轉向多元協同。近年來,累計治理河道超800公里,打通干流斷點堵點120余處,實施灌區節水改造和田間高效節水灌溉30余項,完工后新增節水能力超1.3億立方米。
全面推行河長制,在永定河干流、支流和重要水庫分級分段設立省、市、縣、鄉四級河長456名,實現河湖管理全覆蓋。連續六年開展“清河行動”“清四亂”與“關愛河流 保護永定河”公益活動,公眾參與度不斷提高,永定河治理逐漸成為全民共識。
科技賦能也為治理現代化提供強有力支撐。通過構建數字孿生永定河,整合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與地面監測,打造“空天地”一體化監測網絡。河道水位、水質指標、沿岸植被覆蓋等數據實時匯聚,實現“千里河道一眼觀”。依托云計算、數字孿生技術與智能算法,建立生態水量調度模型,初步實現了永定河流域水資源管理與調配、防洪調度“四預”功能,為生態水量統一調度、水資源實時監測監控以及洪水科學調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生態之變:大河復蘇,煥彩新生
系統性治理帶來的是根本性轉變。2017至2024年間,永定河累計生態補水48億立方米,相當于輸送了340個西湖的水量,重點斷面生態流量達標率100%,昔日干涸的河床再度碧波流淌。2021年,永定河實現26年來首次全線通水;2022年與京杭大運河實現歷史性“握手”;2023年起連續兩年保持全線有水;2024年全線流動達261天,創歷史新高。
永定河盧溝橋下,赤頭潛鴨成群起飛。覃世明 攝
水清岸綠,生機重回大地。北京平原區地下水位較2020年回升4.7米,增幅達176%。河道防護林從0.24萬公頃擴展至3.5萬公頃,流域森林覆蓋率從2014年的20.8%提升至29.8%。一幅“水綠相映、魚鳥共生”的生態畫卷正徐徐展開。
水質改善尤為顯著——Ⅲ類及以上水質河長比例從34%提升至93.7%,劣Ⅴ類水質基本消除。生物多樣性顯著恢復,崖沙燕、白頭鶴、黑鸛、娃娃魚、瓦氏雅羅魚等珍稀物種再度回歸。流域內浮游植物從86種增至568種,底棲動物從98種升至295種,鳥類也由343種增加到370種。
永定河畔,赤頭潛鴨成群起飛,成為生態復蘇的最佳注腳。沿線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持續提升。永定河河北省懷來段獲評水利部2024年度“幸福河湖”優秀案例,桑干河山西省朔州段入選生態環境部第三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河北省流域內永定河、桑干河、洋河、清水河、龍河及山西省大同市御河、南洋河全部建成“幸福河湖”。永定河,正以她的復蘇之姿,成為中國“母親河”治理的典范,也為全球流域生態修復貢獻出“中國智慧”。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