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拓場景促研發
推動京津冀機器人產業高效銜接
8月20日,在位于北京的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總經理蒙洋(左)向訪客介紹展品。河北日報記者 米彥澤攝
焊接機器人、巡檢機器人、按摩機器人、檢測機器人……近日,在位于北京的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不同類型的機器人正在展示“十八般武藝”。
“剛和客戶敲定供需細節,近期要去趟唐山。”接待完訪客,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總經理蒙洋才抽身接受記者采訪。
為推動京津冀機器人產業協同發展,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在唐山設立了唐山·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這次去唐山,蒙洋將帶幾家北京機器人研發企業,考察唐山的零部件制造企業,促進雙方對接合作。
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未來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
2020年,蒙洋聯合團隊創辦的創客天下集團已經孵化了30多家泛IT企業。但他敏銳察覺,孵化領域過于寬泛,對產業的聚焦度不足。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機器人產業前景廣闊,必須打造一個專業的產業促進平臺。在北京市相關單位的支持下,創客天下集團聯合多家企業組建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有限公司,開展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的建設和運營服務。蒙洋擔任總經理,深度參與各項事務。
結合機器人產業實際特點,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布局產業鏈、創新鏈和公共服務三個板塊內容,打造聚焦機器人產業創新生態系統。
他們將從事機械臂、底盤、芯片、調度算法、機器視覺等研發生產的頭部企業聚合到一起,圍繞具體場景做突破,對標國際上的先進技術,細化到指標,并牽頭科研力量進行重點攻關,還將成果進行推廣和應用。
同時,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推進機器人領域概念驗證計劃、中關村共性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建設等工作。
在北京,有300多家機器人企業,大部分企業與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有著非常密切的合作關系。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產業協同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切入點。
“北京有研發與企業資源,唐山有制造基礎,津冀有配套與應用場景,三者結合才能形成京津冀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態勢。”蒙洋說。
2023年2月,唐山·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成立。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與唐山高新區聯合探索“機器人+”的協同創新模式。
讓蒙洋振奮的是,3個月后,在北京舉辦的2023中關村論壇上,北京市經信局、天津市工信局、河北省工信廳共同簽署了《京津冀重點產業鏈協同機制方案》。三地聚焦機器人等六條重點產業鏈,聯合繪制產業鏈圖譜,推進重點產業鏈協同。
“我們立足京唐兩地資源和產業優勢,圍繞機器人‘卡脖子’技術開展聯合研發、技術服務、成果轉化和產業服務,加快推動機器人應用場景提檔升級。”蒙洋說,唐山年收入5億元以上的工業企業,他們都走遍了。
針對華通線纜關鍵生產環節智能化需求,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聯合北京優質團隊和公司,為其引入3D視覺識別系統與工業機器人等智能化裝備,打造機器人視覺引導拆垛上料、機器人線盤穿芯軸及碼垛等多個機器人化項目。目前,多個項目已在華通線纜韓國工廠投入使用。
在走訪水泥行業重點企業時,他們針對混凝土拌合物的自動取試場景需求進行了技術攻關,開發了可實現從原材料取料到裝模、運輸、養護、廢料排出等全程無人化的智能化柔性機器人,解決了樣品缺失、漏檢等問題。
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還遴選出京津冀機器人企業優質科技成果,嘗試與唐山鋼鐵、化工、陶瓷等特色產業相結合,挖掘“機器人+”場景應用,實現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目前,唐山·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已征集京津冀地區90余家企業需求,累計對接機器人相關企業30余家,為企業提供應用場景落地和配套制造資源。
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創新生態體系日益完善,在北京建成機器人核心技術研發基地,在唐山高新區建成優質成果轉化和中試基地,力爭將京津冀地區打造成為機器人產業配套和應用基地。
除了地面機器人,蒙洋還將目光投向低空技術和裝備上。“無人機相當于‘天上的機器人’,低空裝備與機器人有很多技術共同點。”蒙洋說,今年5月,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牽頭成立中關村低空技術創新中心。
2000多平方米的展廳里,擺滿了飛行汽車、個人飛行背包、滅火無人機等30多個公司的先進低空裝備,展示了前沿低空技術。
“我們正在構建以龍頭企業牽頭、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蒙洋介紹,目前,他們正在與京津冀一些城市對接,共同規劃低空經濟發展路徑。未來,將復制京津冀機器人產業協同經驗,推動京津冀低空經濟發展壯大。(河北日報記者 米彥澤)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