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場推進“山海協作”發展三文魚產業
我省首次落地“淡水育苗+深海養成”陸海聯動模式
河北日報客戶端訊(記者李建成)近日,承德清青錦瑞漁業有限公司與煙臺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簽署“木蘭1號”深遠海養殖合作協議,標志著圍場成功構建從魚卵孵化、淡水育苗到深海養成的三文魚全產業鏈閉環,這也是我省首次落地“淡水育苗+深海養成”陸海聯動模式。
圍場森林覆蓋率達60%,深層地下水水溫常年保持在8℃到16℃,溶氧量超過9毫克/升,水質達到國家Ⅰ類標準,是三文魚養殖的理想環境,相比東部沿海,圍場冷水養殖的三文魚苗成活率高出15%。
依托這一生態優勢,清青錦瑞漁業在圍場燕格柏鄉建成我省首個淡水三文魚陸基循環水養殖示范基地。自2024年12月首批10萬枚魚卵投產以來,基地已形成年孵化1000萬尾魚苗的產能,占全國深遠海養殖魚苗需求量的20%。此次合作協議簽署,清青錦瑞負責魚卵孵化和幼苗培育,煙臺經海則利用深海網箱進行成魚養殖。這一模式不僅有效彌補了圍場在深海養殖方面的短板,還將養殖周期從24個月縮短至18個月。
煙臺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郭福元表示,“淡水育苗+深海養成”模式還原了三文魚從淡水到海水的自然洄游特性,形成了綠色生態與智能養殖相結合的品牌優勢,將提高產業效率和盈利能力。
未來,圍場將繼續依托塞罕壩生態品牌優勢,持續深化“山海協作”,推動三文魚產業與生態旅游、精深加工融合發展,讓圍場三文魚成為特色產業名片,為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全面振興協同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