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形成與發展的重要區域。近年來,不斷有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被發現和發掘,為我們揭開了張家口史前文明的神秘面紗,讓我們得以目睹先民們的智慧與創造力。
今天,請你通過“拼圖”文物的方式,了解張家口的歷史文化,感受史前文明的魅力。
泥河灣遺址主要分布在陽原縣內桑干河兩岸的廣大范圍內。在這片區域,迄今已發現距今近200萬年的馬圈溝遺址、距今136萬年的小長梁遺址、距今100萬年的東谷坨遺址。 尚義四臺遺址填補了燕遼考古文化區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研究空白,為中國北方萬年文化史再添實證。2023年,該考古項目被納入“考古中國”重大項目。 宣化鄭家溝遺址系“紅山社會文明化進程研究”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內容之一。 康保興隆遺址距今8500-5200年,是我國新石器時代重要考古新發現,是我國北方地區較早的定居性聚落。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